[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的容量仿真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1268.5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8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娜;董江波;李楠;孙浩;韩云波;陈燕雷;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输入 输出 天线 容量 仿真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的容量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先设置的仿真环境参数,确定仿真终端的信道质量指标值;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查询预先设置的信道质量指标值与MIMO天线增益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对应的MIMO天线增益,MIMO天线增益为使用MIMO天线传输信号时相比使用非MIMO天线传输信号时带来的额外增益;
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和所述对应的MIMO天线增益,确定所述仿真终端获得的吞吐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查询预先设置的信道质量指标值与MIMO天线增益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对应的MIMO天线增益,具体为:
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以及所述仿真终端采用的MIMO天线配置方式,查询预先设置的信道质量指标值和MIMO天线配置方式,与MIMO天线增益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对应的,且与所述仿真终端采用的所述MIMO天线配置方式对应的MIMO天线增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对应的MIMO天线增益,具体为:
当所述仿真终端采用的天线传输模式为分集模式时,确定对应的分集增益;
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和所述对应的MIMO天线增益,确定所述仿真终端获得的吞吐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分集增益表征的信道质量指标值增益,更新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并将得到的更新后的信道质量指标值作为所述仿真终端的最终信道质量指标值;并基于所述最终信道质量指标值,查询信道质量指标值与调制编码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仿真终端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以及基于所述仿真终端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确定所述仿真终端获得的吞吐量;或者
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查询信道质量指标值与调制编码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仿真终端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并基于所述仿真终端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确定所述仿真终端获得的吞吐量;以及根据所述分集增益表征的吞吐量增益,更新确定的所述吞吐量,并将得到的更新后的吞吐量作为所述仿真终端获得的最终吞吐量。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对应的MIMO天线增益,具体为:
当所述仿真终端采用的天线传输模式为复用模式时,确定对应的复用增益;
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和所述对应的MIMO天线增益,确定所述仿真终端获得的吞吐量,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查询信道质量指标值与调制编码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仿真终端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
基于所述仿真终端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确定所述仿真终端获得的吞吐量;
根据所述复用增益表征的吞吐量增益,更新确定的所述吞吐量,并将得到的更新后的吞吐量作为所述仿真终端获得的最终吞吐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对应的复用增益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达到复用模式启动阈值。
6.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的容量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道质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仿真环境参数,确定仿真终端的信道质量指标值;
增益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查询预先设置的信道质量指标值与MIMO天线增益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对应的MIMO天线增益,MIMO天线增益为使用MIMO天线传输信号时相比使用非MIMO天线传输信号时带来的额外增益;
吞吐量确定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和所述对应的MIMO天线增益,确定所述仿真终端获得的吞吐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益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以及所述仿真终端采用的MIMO天线配置方式,查询预先设置的信道质量指标值和MIMO天线配置方式,与MIMO天线增益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信道质量指标值对应的,且与所述仿真终端采用的所述MIMO天线配置方式对应的MIMO天线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2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环保平板聚光灯
- 下一篇:一种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