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景观水污染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1539.7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1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昆平;郭昱皞;王涛;杨林;汪春燕;谌任平;卢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水污染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景观水污染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因人类亲水的需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城市景观水体。这些水体大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自净能力低。由于水的不断蒸发,加之各种途径的污染,污染物不断浓缩富集,城市景观水体因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质恶化的现象十分普遍。
目前,针对景观水恶化的处理有多种方法,主要包括:引水换水、循环过滤、微生物方法、生态方法、投加化学药剂等。
引水换水将消耗大量补水水源,费用高,并且水质恶化的景观水排放存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引水换水不是解决景观水水质恶化问题的一个好的选择。
循环过滤是套用游泳池水净化方式。因景观水体水量通常比游泳池水量大得多,循环过滤运行费用相当高。此外,运行一定时间后容易出现堵塞、短流,特别是所涉及的多种机械、电气设备,需专业人员维护管理,一般物业公司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微生物方法主要是套用污水处理方式,包括增氧曝气、在景观水中设置微生物附着载体构成接触氧化工艺。由于景观水COD较一般污水废水低得多,完全套用污水处理方式费用高、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目前,不管是在景观水体中增设微生物附着载体、还是对景观水体进行增氧曝气,其操作控制模仿污水处理方式,加之接触氧化、单纯增氧曝气无法形成对磷进行有效去除所需的条件,故对景观水的污染控制效果十分有限。
也有采用投加生物菌剂的方法。投加生物菌剂具有效果不确定性,一些场合有效,一些场合没有效。对于有效果的地方,要大剂量投加才能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效果持久性差。这主要是因为,生物菌剂在生产过程中的营养源、繁殖生长环境,与景观水体中营养源、环境存在较大差异,而适应不同营养源、不同生长环境的优势微生物种类是不一样的。生物菌剂的菌体在生产过程中的营养源和环境条件下能正常繁殖生长,但在景观水水体的营养源和环境条件下就存在“水土不服”、不容易适应、不容易进行正常的繁殖生长的问题,即使菌体“饥不择食”、以水中有机污染物为营养源,菌体的消化、吸收、代谢基本也不容易适应,难以实现水中污染物去除的持续性。并且,投加生物菌剂难以创造针对磷去除所需的交替厌氧、好氧环境条件,解决不了磷的去除问题。
生态方法目前主要限于粗放形式,实际实施中多在宏观层面。滥投水生植物、漫放水生动物引起负面问题的现象十分普遍。无法通过科学合理的生物多样性,达到水生生态平衡调节、生物链连接、水体自净能力强化,从而实现微观层面的生态系统控制。加之很多湖底池底的材质特性选择与水生动植物生存环境要求不适宜,不容易形成食物链中各种水生动植物的良好生存环境、难以构建完整的食物链,并且收割、清理水生植物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生态方法多流于形式。
投加化学药剂对控制景观水水质恶化有一定效果,例如我国申请号2008101151018曾公布的一种景观水高效循环过滤和强化除磷系统就属于这种方式。但这种采用药剂进行控制的方式,容易引入新的污染源,同时时间稍长,水中污染物不断沉积,藻类耐药性越来越强,化学药剂效能越来越低,投药时间间隔逐渐变短,投药量逐渐增大,药剂种类需频繁更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不断增加。
藻类是景观水水质恶化的关键性因素,由于藻的孢子可通过空气传播,藻可以落户于任何有水的地方。藻类可通过从空气中固氮获得繁殖所需的氮营养成分,通常情况下景观水不缺藻类生长繁殖所需碳源,只要水中磷含量足够,藻类就可能大量繁殖,所以景观水体水质恶化的关键问题是控制磷的问题。
目前涉及景观水污染治理的专利比较多,但专门针对景观水磷的强化去除的专利较为有限。我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38101.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通过综合运用物化吸附沉淀、物理磁性吸附、高效磁性分离净化、离心固液分离机理,经过絮凝剂、助凝剂和磁种吸附水中总磷等物质形成絮凝体,再经过带有磁鼓的高效磁性分离净化装置,使水中的总磷等被分离去除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存在过于方式过于复杂,成本较高且不利于控制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便于实施,方便控制,投资运行成本低廉且除磷效果好的景观水污染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中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