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深海水下立管支撑浮筒的定位系统及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1911.4 | 申请日: | 201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甄兴伟;张崎;刘刚;李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017 | 分类号: | E21B43/017;B63B35/28;B63C11/5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水下 支撑 浮筒 定位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超深海水下立管支撑浮筒的定位系统,所述的立管支撑浮筒(10)由中央柱结构(11)浮筒和三根矩形截面悬臂浮筒组成,三根悬臂浮筒位于中央柱结构(11)浮筒边缘,在平面上的夹角为120°;所述的三根悬臂浮筒是悬臂浮筒A(12)、悬臂浮筒B(13)和悬臂浮筒C(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系统包括水中动力定位装置和浮筒张力系泊定位装置;
所述的动力定位装置包括一根控制管缆(21)和四个推进器,其中,推进器A(1)位于悬臂浮筒A(12)下方,推进器B(2)位于悬臂浮筒B(13)下方,推进器C(3)位于悬臂浮筒C(14)下方,推进器D(4)位于中央柱结构(11)的正中间;推进器D(4)负责立管支撑浮筒(10)在水中的升降运动,推进器B(2)和推进器C(3)负责立管支撑浮筒(10)在水中的前后运动,推进器A(1)负责立管支撑浮筒(10)在水中的水平旋转运动;控制管缆(21)的一端连接安装驳船(30)、另一端通过立管支撑浮筒(10)上部的控制管缆接口(20)连接四个推进器并负责向四个推进器提供动力和控制信号;
所述的浮筒张力系泊定位装置是采用张力缆绳(7)将立管支撑浮筒(10)垂直系泊在海床(17)上,通过增加立管支撑浮筒(10)的浮力来张紧张力缆绳(7)以使得立管支撑浮筒(10)保持平稳定位状态。
2.一种超深海水下立管支撑浮筒的定位系统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安装驳船(30)通过吊装缆绳(31)将立管支撑浮筒(10)吊装入海面(16)以下,由控制管缆(21)对立管支撑浮筒(10)提供动力源,控制管缆(21)一端与立管支撑浮筒(10)的控制管缆接口(20)连接,另一端与安装驳船(30)连接;
B、立管支撑浮筒(10)在海面(16)操控单元的控制下,开启推进器D(4)下沉至海面(16)下指定深度H1处;继而,海面(16)操控单元通过调节立管支撑浮筒(10)的推进器A(1)、推进器B(2)和推进器C(3),使立管支撑浮筒(10)平稳地停留在位于海床(17)上的桩基(8)的正上方;所述的H1为200-350m水深;
C、立管支撑浮筒(10)到达海面(16)下指定位置后,对立管支撑浮筒(10)进行张力系泊定位。
本发明所述的立管支撑浮筒(10)的张力系泊定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C1、安装驳船(30)将三根张力缆绳(7)穿过立管支撑浮筒(10)的三根悬臂浮筒的末端,与位于海床(17)上的桩基(8)连接,从而为立管支撑浮筒(10)提供稳定性支撑;
C2、张力缆绳(7)安装完毕后,安装驳船(30)关闭立管支撑浮筒(10)的动力定位装置,安装驳船(30)通过控制管缆(21)向立管支撑浮筒(10)内输入指定量的氮气,提升立管支撑浮筒(10)的浮力,以使张力缆绳(7)承受一定的预设张紧力,从而使立管支撑浮筒(10)稳定地定位在海面(16)下H1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191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