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装置及使用其的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2065.8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森元;和雪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7/10 | 分类号: | F21V17/10;F21V8/00;F21S8/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装置 使用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定位装置及使用其的背光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导光板与光源模组之间的距离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由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两部分组成。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请参见图1,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1包括有背板2、导光板3、散热机构4、光源模组5以及至少一定位件6。光源模组5包括电路板7以及电性设置于电路板7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8;导光板3的入光面面向发光二极管8的出光面,且导光板3的侧边具有至少一个定位孔9。光源模组5的电路板7通过散热机构4固定于背板2上。其中定位件6的一端固定于背板2上,另一端则具有凸柱10,通过定位件6上的凸柱10与导光板3上的定位孔9结合从而对导光板3进行定位。但是此种定位方式,由于定位件6的位置无法调整,这使得导光板3与光源模组5之间的距离无法进行调整,当导光板3吸湿并受热膨胀时,导光板3胀大顶到发光二极管8,会导致发光二极管8烧熔无法点亮。又或者,如果导光板3与发光二极管8之间的距离过大,这将会导致光源部分损失,使得入光效果变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及使用该定位装置的背光模组,可实现导光板与光源模组之间距离的调整,从而减少光源模组被导光板顶到致使无法点亮的机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包括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具有柱状的中空部,且该第一部分形成该中空部的内壁具有等距的第一齿状结构。第二部分包括相连的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该第二定位柱的外壁具有等距的第二齿状结构,且该第一定位柱与该第二定位柱非同心。当该第二定位柱插设于该第一部分的该中空部时,该第二齿状结构与该第一齿状结构齿合;当该第二部分相对该第一部分旋转第一角度并齿合后,该第一定位柱与该第一部分的相对位置改变,其中该第一角度为该第一齿状结构的相邻两齿所成角度的整数倍。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定位柱的横截面积小于该第二定位柱的横截面积。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定位柱的横截面完全或部分地重叠于该第二定位柱的横截面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部分还包括板体结构,该板体结构位于该第一定位柱以及该第二定位柱之间并连接该第一定位柱与该第二定位柱。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板体结构为圆形或方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导光板、光源模组及如上所述的定位装置。该导光板的侧边具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孔;光源模组,设置于该导光板的入光侧。该第一部分固定于该背板上,该第一定位柱与该第一定位孔配合定位该导光板,其中该第一定位柱与该第一部分的相对位置改变可调整该导光板与该光源模组间的距离。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部分还包括板体结构,该板体结构位于该第一定位柱以及该第二定位柱之间并连接该第一定位柱与该第二定位柱,该导光板压靠于该板体结构上。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板体结构为圆形或方形。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光源模组包括荧光灯管。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光源模组包括电路板以及电性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可实现导光板与光源模组之间距离的调整,从而减少光源模组被导光板顶到致使无法点亮的机率。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定位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A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定位装置的第二部分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B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定位装置的第二部分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C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结合于不同位置时第二部分的投影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5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定位装置调整时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达运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20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渗透及超滤纯水设备用可调式承重组件
- 下一篇:拉顶式串接石墨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