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钎料合金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2590.X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锴;张小勇;陆艳杰;李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B23K35/32 | 分类号: | B23K35/32;B22F1/00;C22C27/04;C22C30/00;B22F9/14;B22F3/16;C22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薄观玖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粉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阴极高温钎料粉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Mo-Ru-B合金成分的钎料粉末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新的钎料成分和电子束熔炼提纯—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制粉—气流磨法破碎制造超细Mo-Ru-B钎料合金粉末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阴极被人们称为是真空电子器件的心脏,主要分为冷阴极和热阴极两种,热阴极的工作温度一般在1100℃以上。而且在热阴极的工作过程中,热子的大部分热量是通过Mo支撑筒传导给电子发射组件(W基海绵体),因此热阴极的W基海绵体和Mo支撑筒之间的焊接是阴极制造中的关键工序。目前焊接方式主要有激光焊接、电子束焊接和钎焊这三种。激光焊接速度快,深度大,变形小,但是由于焊头周围Ar气氛围小,容易造成工件的氧化,甚至熔化W海绵体里的铝酸盐,使用有局限性;电子束焊接高速高效,但设备体积庞大昂贵,要求有特殊的焊接结构,且易使支撑筒融化变形,使用也有局限性;钎焊则由于其相对成熟的工艺,良好的焊接质量和较高的生产效率而广泛采用。图1是阴极W基海绵体和Mo支撑筒间钎焊的结构示意图。
阴极的高工作温度,高真空度要求,及其易被毒化的特性,对钎焊的钎料的特性提出了限制区间:①钎料要有较高的熔点,最少在1400℃以上;②钎料的高温饱和蒸汽压低;③钎料成分中无对阴极有害的成分;④钎料与W基海绵体及Mo支撑筒的润湿性良好;⑤钎料成分均匀稳定,固液相温差小,焊接特性良好。目前,有多种能够用于阴极钎焊的钎料,如Mo-Ru体系,W-Co体系,Mo-Co体系,Mo-Ni体系,Ni-B体系,其中Mo-Ru体系合金钎料以其低的高温蒸汽压、对阴极无毒害作用及良好的母材润湿性等优异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Mo-Ru合金钎料成分位于Mo-Ru共晶成分(Mo-43.3wt%Ru)附近,见图2,钎料的熔点在1920~1980℃。国内外有多篇专利提到了其制备方法。专利1(专利号:U.S.Patent 4859236)的Mo-Ru合金成分(质量分数)为:35~50%的Ru,余量为Mo,使用MoO3和RuO2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粒度为-325目(约45μm);专利2(专利号:CN 101890503A)的Mo-Ru合金成分(质量分数)为:58~56%的Mo,42~44%的Ru,使用RuCl3与钼酸铵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粒度小于10μm。两个专利都采用了化学共沉淀法,是因为Mo-Ru合金钎料熔点较高,常规熔炼—机械破碎的方法难以制备,且常规方法制得的钎料成分不均,颗粒较大,不能满足工艺要求,但化学共沉淀法制得的钎料粉末中含有一定比例的Mo、Ru单质(>10wt%),会使钎料的固液相线温差增大,钎焊工艺性变差。
同时由于Mo-Ru合金钎料的熔点较高,在阴极的氢气(或真空)钎焊时对于设备的要求高,因此国外有专利(专利号:EP 2233241 A1)研制新型焊料(Mo-B-C体系)以期得到性能优异,价格低廉,钎焊温度较低的钎焊料。钎料成分(质量分数):1~3.5%的C,1~3.5%的B,余量为Mo。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钎料体系,能够较有效地降低阴极的焊接温度(钎料的熔流点温度为1650~1700℃),在满足阴极钎焊要求的,同时解决现有钎料由于温度过高而对于设备的高要求。提出的钎料制造工艺能够有效地降低钎料中的杂质,制得颗粒细小,成分均匀的钎料,提高钎料的焊接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Mo-Ru-B体系合金钎料粉末,该钎料粉末由Mo、Ru和B组成,各成分按质量百分比如下:Mo为49.0~56.0%,Ru为39.0~46.0%,B为2.0~5.0%。如图3,图4这两张相图所示,少量B的加入能够显著地减低合金的熔流点。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Mo-Ru-B钎焊合金粉末,粒度微细(90%粒度≤10μm),这有利于钎料在精细构件(如阴极)上的涂覆,提高钎料的使用工艺性能。同时98%以上的颗粒是Mo-Ru-B三元合金,使得钎料内部Mo、Ru和B原子的分布能够有高的均匀性,能够减小钎料固液相线温差,有利于控制钎料熔化和提高钎焊特性。
本发明的Mo-Ru-B钎料合金粉末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如下:
首先对高纯、超细的Mo粉、Ru粉、B粉进行烧氢除杂处理,按Mo-Ru-B钎料设计的成分配料、混粉、造粒;
通过冷等静压技术对造粒后的混合粉末压制成预制棒,并在氢气气氛保护条件下脱蜡、烧结;在高温烧结的过程中,各组元相互扩散,使钎料预制棒预合金化并基本达到致密。所得的钎料预制棒无宏观成分偏析,微观成分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25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波浪作用产生能量的系统
- 下一篇:多键共击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