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无磷缓蚀阻垢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3255.1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1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胡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通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12 | 分类号: | C02F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9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工业 循环 冷却水 无磷缓蚀阻垢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垢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无磷缓蚀阻垢剂。
背景技术
各项用水中,工业用水占的比例很高,而且是浪费颇为严重的一块领域,水的重复利用率一些地方仅有30%,而工业循环冷却水作为工业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总水量的55%以上。提高循环冷却水处理水平,加强节水措施,是控制工业用水浪费,节约用水的一个重要途径。工业循环冷却水技术,是节约工业用水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通水管路和热交换器的结垢和腐蚀问题,是困扰工业循环冷却水技术中的一大难点。软化水由于其硬度极低,不会形成水垢的特性,被锅炉、冶金、电厂、空调等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广泛的使用。但由于没有垢层保护,水与金属直接接触,加剧了对管道和换热器的腐蚀,同时水质本身由于超低硬、低碱的特性,也表现出强腐蚀性。由于磷系药剂需要与钙硬离子配合的关系,此类超低硬水中投家磷系药剂的表现并不良好,水处理难度较大。现有水处理方法大多以金属盐类缓蚀剂为主,辅以磷系药剂等,这种方法由于使用金属盐化合物,导致成本高居不下,排污污染严重,同时,也是对自然矿物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进行。或是通过加入氯化钙,提高钙离子浓度,以配合磷系配方的使用,此种方法由于药剂中含磷过高,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环境破坏。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用、环保的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的无磷缓蚀阻垢剂,其特征在于药剂成分重量组成为N-烷基-N-脂肪酞基氨基脂肪酸盐10%-40%,轻基梭酸盐5%-25%,梭酸共聚物5%-20%,金属盐1%-4%,其余是水,N-烷基-N-脂肪酞基氨基脂肪酸盐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38%,选自钠盐或钾盐,多轻基梭酸盐选自为葡萄糖酸钠、乳糖酸钠、苹果酸纳,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22%,梭酸共聚物选自丙烯酸-AMPS-甲基丙磺酸共聚物、聚马来酸、聚天冬氨酸、聚墟泊氨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22%,金属盐选自锌盐、铬酸盐、硅酸盐、钥酸盐、钨酸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各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性,使得复合剂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例如,对A3碳钢的腐蚀速率可以控制在0.075mm/a以下;对不锈钢和铜可以控制在0.005mm/a以下。本发明的配方药剂不含磷,且锌盐含量低,一方面避免了排放水水体的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一方面降低了药剂的沉积速度,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本发明的稳定性好,处理循环冷却水时可以直接将其加入水循环管路中,有利于确保环保处理。本发明特别适用于使用超低硬度,超低碱度的各种软水水体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行业系统,例如石油化工、电厂、中央空调、电子加工等行业的循环冷却水体统,可以有效的解决这种水质强腐蚀的特性所带来的设备和管路严重腐蚀和结垢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对结垢有苛刻要求的换热器,软化水和本发明的药剂配方能够有效的满足换热器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配方药剂不含磷,且锌盐含量低,其组成成分为N-烷基-N-脂肪酞基氨基脂肪酸盐10%-40%,轻基梭酸盐5%-25,梭酸共聚物5%-20,金属盐1%-4%,其余是水,N-烷基-N-脂肪酞基氨基脂肪酸盐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2%-38,选自钠盐或钾盐,多轻基梭酸盐选自为葡萄糖酸钠、乳糖酸钠、苹果酸纳,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22%,梭酸共聚物选自丙烯酸-AMPS-甲基丙磺酸共聚物、聚马来酸、聚天冬氨酸、聚墟泊氨酸,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22%,金属盐选自锌盐、铬酸盐、硅酸盐、钥酸盐、钨酸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5%。各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协同性,使得复合剂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本发明的配方药剂不含磷,且锌盐含量低,一方面避免了排放水水体的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一方面降低了药剂的沉积速度,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本发明的稳定性好,处理循环冷却水时可以直接将其加入水循环管路中,有利于确保环保处理。本发明特别适用于使用超低硬度,超低碱度的各种软水水体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行业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这种水质强腐蚀的特性所带来的设备和管路严重腐蚀和结垢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通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通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