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床热平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3331.9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3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广;刘宇;蒋林;唐珉;陈周;唐正夔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4 | 分类号: | B23Q11/14;B23F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5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床 平衡 系统 | ||
1.一种机床热平衡系统,包括床身(1)、冷却油箱(15)和油冷机(2),在床身(1)的上表面上设有回油槽(11),且床身(1)上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工作台(4),该工作台(4)内设有蜗杆副(3),在所述工作台(4)的右侧设有小立柱(5),左侧设置大立柱(6),在所述大立柱(6)上装有刀架(7),该刀架(7)上安装喷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1)的下部空间设有油池(12),该油池(12)通过润滑油管路与大流量喷头(13)连通,该润滑油管路上装有第一油泵(23),所述大流量喷头(13)安装在工作台(4)的壳体上,该大流量喷头(13)的喷口伸入工作台(4)内,并正对蜗杆副(3)的啮合处,在所述蜗杆副(3)的下方设有接油盘(14),该接油盘(14)与油池(12)相连通;所述冷却油箱(15)的内部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回油槽(11)中的冷却油由冷却油箱(15)的第一腔室承接,该第一腔室通过第一冷却油管串联第二油泵后,与油冷机(2)的进油口连接,油冷机(2)的出油口通过第二冷却油管与冷却油箱(15)的第二腔室连通,该第二腔室通过第三冷却油管串联第三油泵后,与刀架(7)上的喷嘴(10)连接;在所述冷却油箱(15)的第一腔室内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6),油池(12)内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7),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6)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7)均通过导线与油冷机(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热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池(12)由前油槽(12a)、后油槽(12b)和侧油槽(12c)组成,前油槽(12a)与后油槽(12b)相平行,两者的右端通过侧油槽(12c)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热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油盘(14)上接有五根回油管(18、19、20、21、22),第一回油管(18)与前油槽(12a)的左部相通,第二回油管(19)与前油槽(12a)的中部相通,第三回油管(20)与前油槽(12a)的右部相通,第四回油管(21)与后油槽(12b)的右部相通,第五回油管(22)与后油槽(12b)的中部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热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管(18)的内径最大,其余回油管(19、20、21、22)的内径均比第一回油管(18)的内径小。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机床热平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油槽(12b)的左部接有第一润滑油管,该第一润滑油管串联第一油泵(23)后,与分油阀(24)的进口连接,所述分油阀(24)的第一出口通过第二润滑油管与大流量喷头(13)连接,分油阀(24)的第二出口通过第三润滑油管与大立柱(6)内部第一润滑油道(8)的进口连接,分油阀(24)的第三出口通过第四润滑油管与刀架(7)内部第二润滑油道(9)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润滑油道(8)和第二润滑油道(9)的出口均与前油槽(12a)的左部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3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结构的离合器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原料气净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