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3494.7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0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久则;渡边慎吾;镰田健一;松冈和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达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G02B1/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谢丽娜;关兆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以白色光等宽频带光且以宽视场角进行拍摄的高分辨率大口径比的摄像镜头,例如,涉及搭载于便携电话机等的小型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从照相胶片向CCD、CMOS等摄像元件的推移,摄像镜头的小型化急速发展。由于搭载到便携电话机等,从而因大量消费所产生的低成本化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对于解决极端的薄型化、对摄像元件的光线入射角度的调整等技术课题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再有,近年来,相应于摄像元件的小型化,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也发展,像素尺寸急速地极小化。为了使摄像镜头适应于这种摄像元件,针对摄像镜头除了良好地校正像差的要求之外,以镜头的大口径比化获得充分的衍射分辨率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为了满足此要求,而期待小型、更大口径比、高性能、低成本的摄像镜头。
随着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例如在以下所示的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5个透镜结构的摄像镜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64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976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2622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以往,相应于摄像元件的高像素化,摄像元件受光部分的面积倾向于增加,因此即使摄像镜头的口径比为F/2.8左右,也能提供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示那样的实用的摄像镜头。一方面,最近,由于摄像元件的小型化、高像素化进一步发展,而进一步要求提供像素尺寸为1μm左右的摄像元件。但是通常,若像素尺寸变小则各像素的受光面积减小,从而通过摄像元件形成的图像变暗。为了对应这种较小像素尺寸,期待较亮的摄像镜头。即,要求以较大的口径比、例如达到F/2.4至F/1.8来确保充分的衍射极限。对于此要求,在专利文献3中提供了F/2.4至F/2.04左右的5个透镜结构的摄像镜头,但难以确保充分的性能。另外,由于多用玻璃材料,因此不利于低成本化。
为了兼顾小型化和高性能化,在上述专利文献1至3中提出了5个透镜结构的摄像镜头,但难以实现大口径比和进一步的高性能化。另外,如果为了低成本化而选择塑料材料,则因可采用的透镜材料在大批制造上受到选择的限制,而存在难以兼顾色像差校正、其他的像差校正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5个透镜结构的同时有效地校正了色像差、兼顾了其他像差校正、大口径比、高性能且低成本的摄像镜头。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方案1的摄像镜头为摄像元件用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自物体侧依次排列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非球面形成各透镜的两面,并且在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上配置具有调节波长色散功能的衍射光学面,由塑料材料构成各透镜,口径比为F/2.4以下。
通过上述构成,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并且通过在最适当的面上设置衍射光学面,而实现了良好的色像差校正。
衍射光学面由产生以光程差函数定义的光程差的形状构成。通常,关于玻璃的波长色散,其e线的阿贝数为25至80,相对于此,关于衍射光学面的e线的阿贝数约为-3.5、具有以负号示出约大一位的波长色散的性质。在用玻璃等一般的光学材料校正色像差的情况下,通常至少组合两种波长色散不同的材料而构成透镜。但是,通过在透镜系统中仅配置一面衍射光学面,就能够具有调节上述的较大的波长色散功能,从而有效地实现色像差校正。
另一方面,衍射光学面对于所设计的衍射光栅的波长具有极高的衍射效率,但具有如果偏离所设计的衍射光栅的波长或光线入射角变大,则衍射效率下降的缺点,因此期望使这些缺点的影响限制到最小。
通常,在由多个透镜构成的透镜系统中,在想要校正色像差的情况下,经常采用对一个透镜使用高波长色散材料并将该透镜配置在靠近光圈的位置的构成。通过将衍射光学面也同样配置在靠近光圈的位置,在轴上、轴外都对色像差校正有效。
衍射光学面的最适当的位置取决于透镜的构成个数、透镜全长、各透镜的可制造的厚度条件,而技术方案1的透镜构成为了对应宽视场角,而将衍射光学面配置在相对于光圈接近同心的面上、即第二透镜的像侧的面上。如果衍射光学面的位置与该透镜面相比靠向物体侧,则倍率色像差的校正变得不足,反之,与该透镜面侧相比靠向像面侧,则倍率色像差的校正变得过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达智株式会社,未经康达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汽车原地调车头的顶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高压不怕扎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