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回收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3650.X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堂;杨庆兰;刘玉;陈荣华;赵义;孙长庚;吴德娟;毕可珍;辛江;宋磊;马超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04;B01D4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回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回收方法及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炼油厂、化工厂、大型油库及加油站等地的烃类及其它可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方法及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炼油、化工、医药等工业及遍布各地的加油设施是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简称油气)的重要来源,随着石化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类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因而国家对油气回收处理的要求更加严格。当前无论是在建石化项目还是现有装置,油气回收设施已成为整个装置必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公司针对不同的污染物组成开发出相应的装置,其工艺流程各异,在各自的适应范围内均取得基本满意的效果。油气回收成熟的工艺主要有:吸收式、冷冻式、吸附式及其与多种单元的组合,而吸附式又包括真空脱附与加热脱附两种方案,是目前推广较快的工艺。然而就其主要性能指标、投资、适应范围以及系统稳定性而言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有的工艺系统不能长周期运行,系统稳定性差,油气回收率低,能耗高,投资费用高,适用范围有限。
授权公告号为CN201899968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冷凝法与吸收法相结合的油气回收装置,油气回收率较高,能达到99%左右,吸收塔的吸收剂用量低,节省能源,但吸收剂需要冷凝器换热冷凝,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能耗,并且该回收装置不含有解吸过程。
授权公告号为CN200943812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压、冷凝、喷淋相结合的油气回收装置,该装置设置三个吸收塔进行三级吸收,用压缩机先将外来油气加压,然后使之低温冷凝,工艺流程较复杂、能耗较高、难以长周期运行。
公开号为CN101015760A公开日为2007.8.15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吸收吸附集成技术的油气回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及装置能耗较高。公开号为101185825A公开日为2008.5.28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吸收法与膜分离法的集成工艺,整个油气回收过程可分为四部分,吸收塔将油气吸收分离、解吸罐解吸浓缩、进一步利用膜分离、吸收塔吸收回收,油气回收率可达99%以上,但该工艺流程过于复杂,设备投资及运转费用也较大,成本较高。
授权公告号为CN20189996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夹套式油气回收装置及方法来抑制常温常压法油气回收率下降,提高油气回收率。该实用新型中吸收塔为夹套式,夹套装在吸收塔外部,在夹套和器壁间形成密闭的空间,成为制冷剂流动的通道。该装置使吸收塔在常温常压下的油气吸收率较高,省掉了换热器等设备,减少了设备投资,但是,当制冷剂温度较高时,需加大制冷剂的流量或停工降温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资较小、设备运行周期较长、油气回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的油气回收方法及系统。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油气回收方法,包括喷淋吸收步骤、活性碳吸附和脱附步骤及溶剂解吸再生步骤;油气在吸收塔内经两段填料吸收后进入两台交替运行的活性碳吸附塔,油气经活性碳吸附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大气中,活性碳经加热脱附,脱附后产生的物质(形态为气体)经冷凝和油水分离后得到烃类液体(即回收油品)和污水及气体(少量),产生的气体送入吸收塔,得到的烃类液体送入储槽储存,产生的污水送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所述吸收油气后的溶剂进入解吸塔,加热解吸出溶剂和油气;所述解吸出的溶剂返回溶剂储罐,所述解吸出的油气经冷凝气液分离后,得到烃类液体和少量气体,将该少量气体送入吸收塔,将该烃类液体送入储槽存储。
吸收塔流程:吸收过程为两段循环吸收,上段为低浓度段(即吸收油气的浓度较低,溶剂中油气浓度较小),溶剂大部分在溶剂储罐和上段填料之间循环,小部分溢流至下段;下段为高浓度段,溶剂大部分在吸收塔的塔底和下段填料之间循环,小部分送解吸塔再生。
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其中所述溶剂可以是任何可以吸收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油气)的溶剂,优选汽油、煤油或柴油,更优选柴油。所述油气是指炼油、化工、医药等工业及遍布各地的加油设施等泄露或散发的可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成分是含有C5-C8等烃成分的汽油及“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等污染物。
本发明油气回收方法,其中还包括将油气进行吸收前经缓冲罐气液分离的步骤,所述油气在缓冲罐中气液分离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油气由管道进入缓冲罐后,由于空间突然增大,流速下降,利用凝液与油气的密度差可分离大部分已冷凝的有机物(即“油品”)。在气温较低时,油气在输送过程中已部分冷凝,进入吸收塔前先经缓冲罐分离出这部分已冷凝的油品,可延长设备运行周期,减少系统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未经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6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控节温器
- 下一篇:汽轮机上下半缸体水平中分面大高宽比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