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离开关安全自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3955.0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7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程玉标;刘士实;胡天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万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28 | 分类号: | H01H9/2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开关 安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开关安全自锁装置。
背景技术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CPS)将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的功能很好的融为一体,合理协调了各分列电器元器件保护特性、控制特性配合的工作,可取代传统电动机控制应用,亦可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集中控制系统和基于现场总线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等场合。
隔离开关是一种没有灭弧装置的开关设备,主要用来断开无负荷电流的电路,隔离电源,在分闸状态时有明显的断开点,以保证其他电气设备的安全检修。在合闸状态时能可靠地通过正常负荷电流及短路故障电流。因它没有专门的灭弧装置,不能切断负荷电流及短路电流。因此,隔离开关只能在电路已被断路器断开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严禁带负荷操作,以免造成严重的设备和人身事故。
传统隔离开关虽有一定安全性,但隔离操作安全性并不彻底,没达到最大的安全,往往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隔离开关安全自锁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隔离开关安全自锁装置,包括有电源部件,其中:所述的电源部件上设置有外壳,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联锁件,所述锁定部件的一侧设置有隔离模块盖板。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隔离开关安全自锁装置,其中: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引导槽,所述的引导槽内衔接有联锁件,所述的联锁件上设置有衔接凸头,所述的电源部件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容纳槽。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当插入联锁件后,开关旋钮手柄被锁住,使其不能拧到on位置,达到安全操作隔离模块的过程。由此,在减少操作步骤的同时,提高了整体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
图1是本隔离开关安全自锁装置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隔离开关安全自锁装置,包括有电源部件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所采用的电源部件1上设置有外壳3。具体来说,为了提高安全自锁的能力,在外壳3上设置有联锁件2。同时,锁定部件的一侧设置有隔离模块盖板4。
就本发明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便于操作,稳定联锁件2的路径,在外壳3上设置有引导槽5,该引导槽5内衔接有联锁件2。
并且,为了防止联锁件2锁定后出现意外的脱落,在联锁件2上设置有衔接凸头,且电源部件1上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容纳槽。由此,让联锁件2能够顺利插入到电源部件1上。
结合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对于正常工作状态来看,联锁件2未插入电源部件1,电源接通,开关正常工作。对于自锁状态,当本体主回路断开了,手柄旋钮处在off位置,如不在off位置,需拧到off位置,此时把联锁件2插入本体电源内,使电源断开。同时,这个过程可以锁住本体开关旋钮手柄,使其不能拧到on的位置,达到安全保险的作用。并且,只有将联锁件2插入电源后,隔离模块才能拔起以断开隔离模块的主回路。
当联锁件2插入电源后,衔接凸头嵌入容纳槽,令联锁件2不能自动退出,提高安全性。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后,当插入联锁件后,开关旋钮手柄被锁住,使其不能拧到on位置,达到安全操作隔离模块的过程。由此,在减少操作步骤的同时,提高了整体使用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万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万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39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