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食用菌和富硒茶生态循环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4980.0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8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魏晓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丹徒区南山溪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04;A01G7/06;C05G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1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菌 富硒茶 生态 循环 生产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食用菌和富硒茶生态循环的生产方法,具体为富硒杏鲍菇和富硒茶的生产,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但与人的生存和健康息息相关,对人的生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摄入过量、不足、不平衡或缺乏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发生疾病。这些微量元素通常情况下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土壤供给,但大部分人往往不能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微量元素。硒被科学家称之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大量的调查资料说明,一个地区食物和土壤中硒含量的高低与癌症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例如:此地区的食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低,反之,这个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就高,事实说明硒与癌症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茶树的肥料营养成分和含量,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无机肥对茶树产量促进作用大、但对茶叶品质会产生负面影响,有机肥对提高茶叶品质有很大的好处、但价格高。同时,我国多数地区缺硒,通过给茶树土壤施入硒肥,可以达到茶叶富硒的目的。
科学研究表明,杏鲍菇等食用菌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很强,本发明专利通过对杏鲍菇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亚硒酸钠,生产出富硒的杏鲍菇,然后利用杏鲍菇生产后的下脚料,再生产茶树富含硒的复合肥,使得茶树既能高产又能富硒。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对杏鲍菇菌种和菌丝体生长培养基(料)中加入亚硒酸钠,利用杏鲍菇强大富集硒的能力,培育出富硒杏鲍菇;然后将杏鲍菇下脚料经过发酵制成富硒复合肥,在茶叶采收前施肥于茶树根部,通过茶树吸收制成富硒茶。发明内容主要包括:杏鲍菇富硒培养基的制备和杏鲍菇下脚料生产茶树富硒复合肥。
杏鲍菇富硒培养基的制备,对杏鲍菇从菌种制作到生产各过程的培养基(料)加入亚硒酸钠,实现从菌种到生产全程的富集硒能力,使得杏鲍菇菌丝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培养基中的硒并转化为生物有机硒,从而提高杏鲍菇产品的硒含量,生产出富硒的杏鲍菇,包括:母种培养基、原种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生产培养料的富硒富锌的制备方案。
杏鲍菇下脚料生产茶树富硒复合肥,杏鲍菇生产后的下脚料,经发酵后合理添加尿素、硫酸钾、磷酸二铵等无机肥后制成富含硒的复合肥,使得茶树既能高产又能富硒。
四、具体实施方式
(一)杏鲍菇富硒培养基的制备
1.富硒母种培养基配方:水1000ml,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氨钾1.5g,硫酸镁0.75g,蛋白胨3g,牛肉浸膏3g,麸皮20g,亚硒酸钠1g。
2.富硒原种培养基配方:细木屑55%,玉米芯15%,米糠30%,亚硒酸钠0.03%;PH=6.5。
3.富硒栽培种培养基配方:细木屑50%,玉米芯20%,米糠30%,亚硒酸钠0.05%;PH=6.5。
4.富硒栽培培养料配方:玉米芯30%、米糠40%,棉籽壳25%、麸皮5%、亚硒酸钠0.05%;PH=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丹徒区南山溪园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镇江市丹徒区南山溪园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49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露天植物防冻的方法
- 下一篇:结合联机分析和示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