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孔树脂微球、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5177.9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5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孙自才;陈建军;陈思群;杨建;李冬霜;张维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12/36 | 分类号: | C08F212/36;C08F212/08;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C08F8/32;C08J9/28;B01J20/26;B01J20/30;C12N11/08;C12N11/04;A61K47/32;A61K8/81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大孔树脂微球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配制含重量百分含量为1.8%~2.4%的聚乙烯醇和重量百分含量为2%~6%的氯化钠的水相溶液;
将冲孔剂、重量比为100∶80~120∶100~150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单体及二乙烯基苯混合得到油相混合物,将所述油相混合物加入至所述水相溶液中,搅拌得到油相溶液,所述冲孔剂和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单体及二乙烯基苯的总重量之比为0.2~0.25∶1,所述油相混合物和水相溶液的重量比为1∶8~12;
向所述油相溶液中加入含引发剂的甲苯溶液,在搅拌、无氧及温度为70~75℃条件下反应4~5小时,再将温度调整为85~90℃,熟化反应2~3小时,洗涤、干燥后得到大孔树脂微球前体;
将所述大孔树脂微球前体与含二元胺的甲苯溶液混合后,加入对甲苯磺酸,在无氧及温度为110~115℃条件下回流反应12小时以上,洗涤、干燥后得到大孔树脂微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孔树脂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剂选自正十二烷、甲苯、液态石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孔树脂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孔树脂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混合物和水相溶液的重量比为1∶10~12。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大孔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引发剂的步骤中,搅拌速率为500r/min~700r/min。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孔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胺选自己二胺、丁二胺、乙二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孔树脂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和所述苯乙烯、丙烯酸酯单体及二乙烯基苯的总重量之比为0.1~1∶10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孔树脂微球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含二元胺的甲苯溶液步骤中,所述二元胺和甲苯重量比为1∶2.5~4。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大孔树脂微球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大孔树脂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孔树脂微球的粒径为100~400微米。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孔树脂微球在色谱填料、酶固定载体、化妆品或生物医药载体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51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式空冷酒精凝析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骨缺损修复的复合支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