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时编码的短波四通道发信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5364.7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0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俞春华;曹建明;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 | 分类号: | H04B1/02;H04L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0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编码 短波 通道 发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电子电路设计,尤其是基于空时编码的短波四通道发信机。
背景技术
短波通信存在着时变衰落的特点,严重影响了短波通信的性能。以前使用的一些短波多通道发信机,各通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并不能系统有效地提高信号抗干扰能力。而通过多通道分集发射的方法,使用空间分集与空时编码技术,可提高对信道衰落的抑制能力,并且提高系统容量。空时编码技术是最近兴起的一种发射分集方法,将空时分组码与交织技术结合使用时,抗衰落性能强。同时该方法分集增益高,可有效解决受衰落信道影响导致系统容量受限的问题。随着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推广和空时编码理论的完善,采用一体化的设计,将空时编码技术应用到短波发射机中,研制空时编码的四通道发信机,可以有效提高抗干扰能力,带来可观的增益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首次将空时编码应用到短波发射机中,采用STBC(空时分组编码)技术,通过研制新型的短波激励器和四通道发射机,可以系统有效地提高信号抗干扰能力。该发明可以应用在恶劣的通信环境中,提高短波发射机的增益,降低短波通信的误码率,而且能够提高多通道发信机的集成度,减小体积和重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空时编码的短波四通道发信机,由空时编码集成激励器、四通道滤波单元、四通道功放器、四个天线调谐器和四个短波天线组成;空时编码集成激励器产生的4路射频小信号,分别连接四通道滤波单元滤波,然后经过四通道功放器进行放大,产生4路1kW的短波射频信号,最后分别通过天调调谐,由短波天线发射。
基于空时编码的短波四通道分集发射的激励器,所述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显示控制模块、射频检测模块和电源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射频检测模块和电源模块均连接至显示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通过射频检测模块控制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及显示状态,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接音频信号并PCM编码、转换成数字信号后经星座映射和STBC空时编码后输出四路信号,四路信号并经上变频四路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四通道滤波单元的滤波模块滤波,即对四路射频信号进行选择性滤波处理,滤除带外噪声;滤波后射频信号再经过四通道功放器放大20dB后输出;设有射频检测模块检测四路中每路的射频信号,再将射频检测值接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输出对某路射频信号进行功率补偿的射频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可应用到短波通信中,提高通信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空时编码短波四通道发信机组成示意图。
图2集成激励器四通道空时编码处理示意图。
图3STBC编码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信号传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四通道滤波单元考虑采用高速的电子开关,由于切换波段电感和调谐电容的开关是限制调谐速度的关键,通过对多种电路的试验比较,采用PIN二极管构成的串/并复合结构电子开关。这种电子开关具有极高的开关速度,同时具有高隔离度、低插入损耗和高通过功率的特点。同时为了补偿滤波单元的插入损耗对发射功率的影响,在滤波后通过超线性、低噪声的放大器进行补偿,并减小了放大器带入的额外噪声对系统的影响。
空时编码集成激励器先对需要发射的音频信号做PCM编码,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接着做星座映射和STBC空时编码,最后调制、上变频和滤波输出四路射频小信号,处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
功放和天线调谐器之间用单根高频电缆连接,用于传输射频信号、控制信号、直流信号。天线调谐器放在各天线的根部(每个天线相隔一定距离)。功放和天线调谐器的信号传输示意图如图4所示。
其中基带信号包含2b个星座,共使用4个通道,分8个时隙,在时隙1,Kb比特到达编码器,编码器选定相应的信座符号s1,s2,…,sK。空时分组码矩阵G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熊猫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熊猫汉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53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