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槽式聚光太阳能用直通式集热真空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5659.4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4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振中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 13102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光 太阳 能用 通式 真空管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槽式聚光太阳能用直通式集热真空管连接器的改进结构,简化了现场安装效率,提高了安装的可靠性。
背景技术
传统用于聚光太阳能集热真空管的结构为内外两层,内层为油介质的金属管,包容于金属管的外层为玻璃管,玻璃管和金属管的彼此连接端在施工现场进行粘接密封后抽真空。现行的粘接密封方法是采用在两个金属管对接端部位的其中一金属管径向焊接波纹管的一端,而波纹管的另一端与包容在另一金属管的玻璃管熔接后形成密封并对其进行抽真空,成为真空管。当金属管在大气中受冷热伸缩膨胀后,通过波纹管调节避免玻璃管的损坏。另外,还由于传统的真空玻璃管与金属管连接时需要现场进行两个部位处的焊接,这更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如波纹管与金属管、玻璃管彼此间的焊接,焊接后还要对玻璃管打孔抽真空热熔密封。因此,具有安装效率低,可靠性差,同时也会影响到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槽式聚光太阳能用直通式集热真空管连接器,通过集热真空管连接器快速进行直插连接,消除了施工现场焊接工序,具有安装效率、可靠性高,维护更换方便。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槽式聚光太阳能用直通式集热真空管连接器,包括管接头,该管接头中心具有用于插接金属管的通孔,沿管接头的两端位于通孔外围的轴向具有插接玻璃管的环形盲孔,还包括通孔和环形盲孔上分别安装有密封圈,在管接头径向的交错部位设有两个抽真空孔,该抽真空孔与环形盲孔相通,以及安装在所述抽真空孔内的密封塞。安装时,将金属管分别沿管接头两端插入密封的通孔内形成密封连接,再将玻璃管插入密封环形盲孔内,使玻璃管内部密闭,互不联通。当玻璃管抽真空后,将抽真空孔封闭。
在本发明中,所涉及安装在管接头的环形盲孔内的密封圈,是安装在环形盲孔的外环上,或是安装在内环上。
本发明中,所提及的管接头是采用金属材料或是非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还包括在管接头的通孔内设有隔热套。这样通过金属管插入隔热套内,避免热传导。
总之,本发明提供的槽式聚光太阳能用直通式集热真空管连接器,具有设计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施工现场安装、更换方便、快捷效率高、连接方式安全可靠,而且有助于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视图;
图2是图1的另一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见图1所示的槽式聚光太阳能用直通式集热真空管连接器,包括采用非金属材料压制成型的管接头1,该管接头1中心有一通孔6,由通孔6的两端插入金属管7,使插入的金属管7两端留有一段伸缩距离。该金属管7是用于导通油介质,所以在通孔6上安装有用于密封金属管7的三道密封圈8。在本发明中,沿管接头1的两端位于通孔6外围的轴向具有环形盲孔3,沿环形盲孔3两端插接玻璃管5,安装配合时同样涉及到密封问题,且在环形盲孔3的外径上安装有密封玻璃管5的两道密封圈4。该密封圈4的安装位于玻璃管5的外侧。另外,玻璃管5安装后要形成真空管,因此,在所述管接头1径向的交错部位设有的两个抽真空孔2,该抽真空孔2与环形盲孔3相通,而环形盲孔3又与玻璃管5连通。因此,将玻璃管5与管接头1安装后,通过在两个抽真空孔2处进行抽真空,玻璃管5形成真空后,通过密封塞9将两个抽真空孔2密封。
本发明中,所提及的管接头1除采用非金属材料之外,还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另外,除上述的道密封圈4安装在环形盲孔3的外径之外,还可以将两道密封圈4安装在环形盲孔3的内径上,这样,使密封圈4位于玻璃管5的内侧。
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器管接头1采用非金属材料如电木复合材料一次压制成型。安装时,中心部位通孔6内插入吸热金属管7,通过密封圈8密封,使金属管7内部密闭不与外部联通,玻璃管5插入带有密封圈4的环形盲孔3内,使玻璃管3内部密闭,内外不联通,最后通过抽真空孔2抽真空形成负压即完成连接安装。可省去了现场焊接工序,具有连接简单,安装效率高,可靠性高,成本低,维护更换方便的特点。
图2给出了图1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它是在图1的结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变化。它与图1不同的是在所述管接头1的中心通孔6内设有隔热套10。此种方式主要是针对管接头1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该隔热套10的作用是避免金属管7与金属的管接头1之间形成热传导,对玻璃管5带来不利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振中,未经刘振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56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