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油再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6071.0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5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冯伟;石庆刚;肖世成;肖孝强;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能滤油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B01D36/00;C10G5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油 再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用油的废油再生技术的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废油处理成合格的净油的再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机械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导致废油的排放量增多。废油作为危险废物用焚烧处理产生的SO2和CO2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废油的处理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国家环保总局已将废油列为21世纪在环保领域主要控制的三大重点之一。机油是由石油提炼出来的高附加值产品,随着石油资源的短缺,机油的供需也出现问题,废机油再生技术对节约能源也有重要的意义。能源问题的产生也使机油的价格提高,废机油再生技术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工业用油(如内燃机油等)在长期使用后,因炭粒子、机械杂质、深度氧化物、胶质物、沥青等不良物质的存在,使油乳化、发黑,需要通过再生方式来使油质达到要求。废油再生机是工业用油再生的专用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废油再生领域。现有废油再生机主要包括搅拌釜、粉料加注装置、真空泵、排污泵、热油泵、过滤器、进油管、出油管、出气管和阀门等,其间通过处理管道连接。待处理废油在搅拌釜中经过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应用粉料加注装置添加粉状添加剂对废油进行絮凝、吸附,从而去除去分散在油中的炭粒子、机械杂质、深度氧化物、胶质物、沥青等不良物质,再通过过滤器的压滤,使油的颜色恢复澄清透明,还原内燃机等废油的各项性能指标,使其成为合格的净油。再生后的净油通过出油管排除。
经检索,目前已经存在较为先进的废机油再生的装置,如中国专利,2008年10月31日公布的,公告号为CN201300008的“废油再生滤油机系统”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废油再生系统,其包括反应器、压滤机、导热油加热循环装置,其中,废油经过进油控制阀粗过滤后直接进入反应器,将絮凝剂和吸附剂分别加入在反应器中,对废油进行絮凝、吸附,但由于废油中,加入絮凝剂后会形成一定的污物,絮凝成的污物会迅速将吸附剂的孔隙堵塞和填满,从而影响吸附效果;同时,由于压滤器与反应器底部的出油管连接,絮凝成的污物会全部积聚在压滤机滤板上,也容易造成对压滤机滤板的堵塞,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滤板,浪费时间,增加了麻烦;另外,上述技术方案中,对废油的量、絮凝剂和吸附剂的量的控制没有采用自动控制的加料系统,加料的多少主要由人为进行控制,不能做到按配方的要求进行精确加注;再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只是在压滤器后设置有真空分离器,废油在絮凝反应和吸附反应前未进行真空脱水处理,而水分对絮凝剂、吸附剂的絮凝吸附效果影响较大,所以,上述技术方案中,针对含水分大的废油处理后的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废油再生系统,主要减少絮凝成的污物对吸附剂的孔隙堵塞,增强吸附效果,同时也减少絮凝成的污物对压滤机滤板的堵塞。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油再生系统,包括反应器和压滤器,反应器上端设置有絮凝剂和废油共同进口、吸附剂粉料加料口,还设置有絮凝沉降罐、第一次吸附沉降罐、第二次吸附沉降罐,絮凝沉降罐、第一次吸附沉降罐、第二次吸附沉降罐分别通过不同的处理管道与反应器连接,处理管道中分别设置有阀门;反应器底部设置有砂浆泵,砂浆泵能将反应器内的物质往外泵出分别通过不同的处理管道送至到絮凝沉降罐、第一次吸附沉降罐、第二次吸附沉降罐内;反应器上部设置有真空泵,真空泵能通过不同的处理管道将絮凝沉降罐、第一次吸附沉降罐的上部物质往外分别送至到反应器内;压滤器与第二次吸附沉降罐上部通过输出管道连接,输出管道中设置有阀门。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废油再生系统,由于在现有废油再生系统的基础上另外设置了絮凝沉降罐、第一次吸附沉降罐、第二次吸附沉降罐,并且絮凝沉降罐、第一次吸附沉降罐、第二次吸附沉降罐分别通过不同的处理管道与反应器连接,处理管道中设置有阀门;反应器底部设置有砂浆泵,砂浆泵能将反应器内底部的物质往外泵出,分别通过不同的处理管道送至到絮凝沉降罐、第一次吸附沉降罐、第二次吸附沉降罐内;反应器上部设置有真空泵,真空泵能通过不同的处理管道将絮凝沉降罐、第一次吸附沉降罐的上部的物质往外分别送至到反应器内,所以能通过絮凝沉降罐、第一次吸附沉降罐、第二次吸附沉降罐多次沉淀,减少絮凝成的污物对吸附剂的孔隙堵塞,增强吸附效果,同时,由于压滤器与第二次吸附沉降罐上部通过输出管道连接,输出管道中设置有阀门,这样,通过几次沉淀后的废油再通过压滤机滤板,也减少絮凝成的污物对压滤机滤板的堵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能滤油机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能滤油机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0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叶养颜酒的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冷冻制备角蛋白多孔膜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