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截止阀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6737.2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5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施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凯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2;F16K27/02;F16K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 红外 分析 截止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截止阀,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截止阀。
背景技术
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钢、铁、合金、有色金属、水泥、矿石、玻璃以及其它材料中的碳、硫两元素的质量分数。是集光、机、电、计算机、分析技术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具有测量范围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等特点。
为了保证仪器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在每次分析完样品之后都要进行系统排灰,将系统中收集的粉尘排出系统外,因此要求仪器上必须配有良好的排灰装置。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中一般使用动力气配合截止阀来进行系统排灰,利用动力气将粉尘排出系统外。截止阀是用来控制排灰管路的封闭和通畅来配合动力气实现粉尘的排放。
现有的截止阀的结构复杂,并不能很好的实现系统粉尘的有效排放。如中国专利“CN2310935Y”中使用的截止阀由三部分结合而成,结构复杂,气密性差,而且每次挤压排灰管容易不到位,要么把排灰管压断,要么压不紧造成系统漏气,给仪器的准确测量带来很多困难。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气密性好,能够多次有效排灰的适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截止阀。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适用于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中的截止阀结构复杂,气密性差,不能多次重复使用。
本发明的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截止阀,包括中空开口的阀体、截止杆、弹性元件、橡皮密封圈;
所述阀体的一端设有截止杆开口,另一端设有动力气进口;
所述截止杆设于所述阀体的截止杆开口处,所述截止杆上设有截止端、弹性元件连接台和密封圈连接端,所述截止端相比于密封圈连接端靠近截止杆开口,所述密封圈连接端相比于截止端靠近动力气开口;
所述弹性元件一端与弹性元件连接台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截止杆开口相连,当所述弹性元件压缩时,所述截止杆的截止端置于所述阀体的截止杆开口外,当弹性元件伸展时,所述截止杆的截止端置于所述阀体的截止杆开口内;
所述截止杆的密封圈连接端通过所述橡皮密封圈与阀体密封,并与所述阀体、动力气进口、橡胶密封圈形成具有一个开口的空腔。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截止端的形状为半球形。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橡皮密封圈的截面为Y形。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和阀体之间还设有卡簧。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和阀体之间还设有挡圈。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截止杆的密封圈连接端上还设有调节螺母。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螺母和所述橡皮密封圈之间还设有橡皮圈。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截止杆的形状为圆柱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阀体的形状为圆柱体。
本发明的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截止阀采用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系统的密封性更强;截止阀上的橡皮密封圈具有瞬间打开、瞬间恢复原形的特性,这就使得排灰工作得以彻底的进行;同时截止杆底部的截止端采用半球形状设计,能够把排灰管压紧而不至于容易截断,能够防止漏气现象的发生,为准确测量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截止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具体的阐释。
如图1中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的截止阀,包括阀体1、截止杆2、弹性元件3、橡皮密封圈4;
阀体1的一端设有截止杆开口11,另一端设有动力气进口12;
截止杆2设于阀体1的截止杆开口11处。截止杆2上设有截止端21、弹性元件连接台22和密封圈连接端23。弹性元件3一端与弹性元件连接台22相连,另一端与截止杆开口11相连。截止杆2上的截止端21随着弹性元件3的伸缩而进出阀体的截止杆开口11。当弹性元件3压缩时,截止杆2的截止端21置于阀体1的截止杆开口11外;当弹性元件3伸展时,截止杆2的截止端21置于阀体1的截止杆开口11内;
截止杆2的密封圈连接端23通过橡皮密封圈4与阀体1密封,并与阀体1、动力气进口12、橡胶密封圈4形成具有一个开口的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凯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凯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简易馈线卡
- 下一篇:卡口式油脂循环MC尼龙滑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