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氧体烧结磁铁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6782.8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6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柳田茂树;伊藤昇;油川祐基;森尚树;皆地良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1/11 | 分类号: | H01F1/11;H01F7/00;C04B3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氧体 烧结 磁铁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2月27日、申请号为200880000280.9、发明名称为铁氧体烧结磁铁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氧体烧结磁铁。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的铁氧体烧结磁铁中使用的磁性材料有六方系的Ba铁氧体及Sr铁氧体。近年来,在这样的铁氧体中,也主要采用磁铅石型(M型)Ba铁氧体及Sr铁氧体。M型铁氧体用通式AFe12O19表示,A表示的元素使用Ba、Sr。已知在上述M型铁氧体中,A表示的元素为Sr、且它的一部分被稀土元素置换、进而Fe的一部分被Co置换的M型铁氧体具有良好的剩余磁通密度和矫顽力等磁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这样的M型铁氧体,必须含有稀土类元素La。这是由于在稀土类元素中,La对于六方M型铁氧体的极限固溶量最大。此外,在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即通过使用La作为A表示的元素的置换元素,可以增加置换一部分Fe的Co的固溶量,其结果,使磁性能提高。
当上述的通式中A表示的元素为比Sr或Ba的离子半径小的Ca时,由于不形成六方铁氧体的晶体结构,因此不能够用作磁性材料。但是,即使A表示的元素为Ca,如果它的一部分用La置换,也可以得到六方铁氧体的晶体结构。已知当Fe的一部分进而用Co置换时,铁氧体烧结磁铁表现出较好的磁性能(参照专利文献3)。即,该磁性材料为M型铁氧体,其中A表示的元素是Ca、且它的一部分被含有La作为必要成分的稀土类元素置换、Fe的一部分进而被Co置换。
A表示的元素为Ca的M型铁氧体,除了在上述专利文献3被公开以外,在专利文献4、5中也被公开了。专利文献4公开了下述式(9)表示的、以具有六方的M型磁铅石结构的铁氧体为主相的氧化物磁性材料,目的在于提高剩余磁通密度(Br)及矫顽力(HcJ)并提供表现出较高角形比的氧化物磁性材料及烧结磁铁。
(1-x)CaO·(x/2)R2O3·(n-y/2)Fe2O3·yMO…(9)
在此,式(9)中,R为选自La、Nd、Pr的至少一种的元素且必须含有La,M为选自Co、Zn、Ni、Mn的至少一种的元素且必须含有Co,所具有的组成为,表示摩尔比的x、y、n分别满足关系式0.4≤x≤0.6、0.2≤y≤0.35、4≤n≤6且1.4≤x/y≤2.5。
此外,专利文献5提出了具有下述通式(10)表示的组成的铁氧体烧结磁铁,目的在于保持高剩余磁通密度,同时即使做成薄型也具有不会降低的较高的矫顽力。
A1-x-y+aCax+yRy+cFe2n-zCoz+dO19…(10)
在此,式(10)中,A元素为Sr或Sr及Ba,R元素为含有Y的稀土类元素的至少一种且必须含有La,x、y、z及n分别表示热处理体中的Ca、R元素及Ca的含量及摩尔比,a、b、c及d分别表示热处理体的粉碎工序中添加的A元素、Ca、R元素及Co的量,各自满足下述条件:
0.03≤x≤0.4、0.1≤y≤0.6、0≤z≤0.4、4≤n≤10、x+y<1、0.03≤x+b≤0.4、0.1≤y+c≤0.6、0.1≤z+d≤0.4、0.50≤[(1-x-y+a)/(1-y+a+b)]≤0.97、1.1≤(y+c)/(z+d)≤1.8、1.0≤(y+c)/x≤20、0.1≤x/(z+d)≤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546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9571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2-22330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104050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05/027153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67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