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消除手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7039.4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9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杜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A61N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消除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释放人体携带静电的电消除手机。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摩擦现象的存在,导致人体及周围的物体带有电荷,当人体与这些物体接触或接近接触时,由于两者电荷电位的差异而导致电荷的流动,特别是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两者的电荷电位差异可以积累的非常高,甚至达到上万伏,从而导致放电现象的产生,并伴随着短暂的瞬间大电流产生,使人体产生疼痛感;另外,该现象还会击穿或损坏电器内的电子元件,降低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而手机作为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而随身品,手机上的功能越来越多,然而,目前还没有能够消除人体静电的手机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静电消除手机,可消除人体静电,在手机的壳体内安置有释放电荷的探针和与探针连接的高压电源,在控制芯片的指令下探针释放出大量的正负电荷,该正负电荷与人体的电荷中和从而消除了人体所带的静电,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且使用方式灵活、使用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静电消除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高压电源、控制芯片和能释放电荷的探针,所述高压电源与控制芯片和探针均连接,所述壳体上且靠近探针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按键和发光二极管,所述按键和发光二极管均与控制芯片连接且通过控制芯片控制;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微电机和偏心风扇,所述偏心风扇安装在微电机上,所述微电机与控制芯片连接且通过控制芯片控制。
上述的一种静电消除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风扇的质量重心与微电机的转轴轴心不重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加工制作简便、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方式灵活、稳定可靠。
2、通过在手机壳体内安置探针和高压电源,其探针所释放的正负电荷不仅可以消除人体的静电,也可用于消除其他物体上的静电,具有较广的用途。
3、现有的大多数手机都有振动提示,其原理是一个微小电机上安置有偏心的小质量块,若将该小质量块更换为小的偏心风扇,不仅可以用于振动提示,也可作为微量的送风装置,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增加用途。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静电消除手机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制作方便,在有效消除人体静电,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小孔; 2-按键; 3-负电荷;
4-正电荷; 5-偏心风扇; 6-微电机;
7-探针; 8-高压电源; 9-控制芯片;
10-发光二极管; 1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静电消除手机,包括壳体12以及设置在壳体12内部的高压电源8、控制芯片9和能释放电荷的探针7,所述高压电源8与控制芯片9和探针7均连接,所述壳体12上且靠近探针7位置处设置有多个小孔1;所述壳体12上设置有按键2和发光二极管10,所述按键2和发光二极管10均与控制芯片9连接且通过控制芯片9控制;所述壳体12内还设置有微电机6和偏心风扇5,所述偏心风扇5安装在微电机6上,所述微电机6与控制芯片9连接且通过控制芯片9控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偏心风扇5的质量重心与微电机6的转轴轴心不重合。
使用时,按动按键2,控制芯片9控制高压电源8输出高电压,则探针7的尖端开始释放正电荷4和负电荷3,正电荷4和负电荷3通过手机壳体12上的小孔1逸出,该正电荷4或负电荷3与人体的静电电荷相互吸引并中和,从而消除了人体所带的静电,同样的也可以消除其他物体上的静电。控制芯片9在控制高压电源8启动时,也同时使发光二极管10闪亮。
另外,当控制芯片8在控制高压电源8启动时,也控制微电机6启动,风扇叶片5旋转并使空气流动,这样可使探针7的尖端开始释放正电荷4和负电荷3更容易逸出到壳体12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金和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7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