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辊机械式中心施压式卧式辊磨粉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7979.3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3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勇;谢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5/08 | 分类号: | B02C15/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式 中心 施压 卧式 磨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料粉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双辊机械式中心施压式卧式辊磨粉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冶金、钢铁、建材和电力等行业的粉磨设备,通常采用球磨机以及筒辊磨料床挤压粉磨设备,按施压方式分为导轨式施压方式和扭力架式施压方式。其中导轨式施压粉磨设备的结构,包括驱动机构驱动的转筒体、支撑装置、磨辊、进料口和出料口;由驱动机构驱动装于支撑装置上的两端密封的转筒体,转筒体的一端上部设有入口,另一端下部设有出口,转筒体内表面设有衬里和耐磨衬板,在转筒体两端设置有支承筒内加压磨辊的支承架,并在支承架上设有供加压磨辊沿径向上、下移动的导轨。虽然,导轨式施压粉磨设备的结构较为简单,重量轻,但在复杂的粉磨过程中,对于作用于料床也即是作用于压辊的合力的方向以及大小难以确定,对导轨也会产生附加磨损,在理论设计上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而扭力架式的施压粉磨设备,其结构较为复杂,体大量重、占地面积大,给制作、安装、维护带来困难。同时由于采用扭力架式施压方式时转筒体的球磨机球形瓦轴承支撑为不对称布置,因而使得球磨机球形瓦轴承支撑装置受力不均,其结果产生振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双辊机械式中心施压式卧式辊磨粉磨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双辊机械式中心施压式卧式辊磨粉磨装置,从而解决扭力架式的施压粉磨设备的结构复杂,体大量重、难以制造,和导轨式施压粉磨设备的合力不集中和附加磨损等问题,使施压装置简单实用,旣具备主动调节能力和调节方便又由于中心施压装置与对称布置的球磨机球形瓦轴承支撑装置配合工作,使得机械设备受力形式理论上分析简单,结构上简单易行,整体运行可靠。
本发明所述的双辊机械式中心施压式卧式辊磨粉磨装置是由驱动机构驱动的转筒体、球磨机球形瓦式支撑装置、下磨辊、上磨辊、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组成。所述的转筒体由球磨机球形瓦式支撑装置支承。与之位置相对应的转筒体之外左、右两侧的基础上对称设置左施压牌坊和右施压牌坊,通过地脚螺栓与基础连接。左施压牌坊内设置左施压油缸、右施压牌坊内设置右施压油缸。下磨辊和上磨辊轴的两轴端穿过左侧端部密封、右侧端部密封伸入到左施压牌坊、右施压牌坊之内与左施压油缸、右施压油缸的活塞连杆相铰接。施压油缸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压辊油缸与施压牌坊之间设有固定、限位装置。并使转筒体的垂直中心与装于转筒体内的下磨辊和上磨辊的垂直中心相线相重合,形成双辊机械式中心施卧式辊磨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球磨机球形瓦式支撑装置从上至下由球磨机球形瓦轴承、球磨机球形瓦轴承支架和底座组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施压油缸、右施压油缸均采用同步伺服液压油缸。左施压油缸、右施压油缸分别在左施压牌坊、右施压牌坊内同步驱动下磨辊和上磨辊沿垂直方向上、下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施压油缸和右施压油缸的液油回路中设置有液压皮囊式蓄能器。
本发明所述的双辊机械式中心施压式卧式辊磨粉磨装置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双辊机械式中心施压式卧式辊磨粉磨装置,包括由驱动机构驱动的转筒体、球磨机球形瓦支撑装置、磨辊、进料口和出料口;转筒体由球磨机球形瓦式支撑装置支承;与磨辊轴的两轴端位置相对应的转筒体外的基础上对称设置两施压牌坊,在两施压牌坊的上部对称装设两施压油缸,两施压油缸的两活塞杆伸出端分别与磨辊轴伸出转筒体外的两轴端直接相连铰接,两施压油缸的另一端分别铰接在两施压牌坊上;并使转筒体的垂直中心与装于筒体内的磨辊的垂直中心相线相重合,形成中心施压式筒辊磨。
本发明所述的所述的两施压油缸均采用同步伺服液压油缸。两施压油缸分别在两施压牌坊内同步驱动磨辊沿垂直方向上、下的运动。这样一来,由于磨辊轴的两端安装在两施压牌坊内,使磨辊只能在垂直方向运动,限制了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因此,使得设备运行平稳。
本发明在所述的每个施压油缸的液油回路中设置有吸收振动和过压的液压皮囊式蓄能器在管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未经一重集团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79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用于无心磨床的自动上下料机床
- 下一篇:金属纳米簇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