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多孔材料的孔径调节方法及金属多孔材料的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8049.X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高麟;贺跃辉;汪涛;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22C21/00;C23C8/00;C23C10/00;C23C1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多孔 材料 孔径 调节 方法 结构 | ||
1.金属多孔材料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至少一种元素渗入材料的孔表面而使其平均孔径缩小至一定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至少一种元素渗入材料的孔表面而使其平均孔径缩小至0.05~10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至少一种元素渗入材料的孔表面而使其平均孔径缩小0.1~10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多孔材料是指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是指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N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渗入元素是指碳、硼、硫、硅、铝、铬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置于渗碳的活性气氛中,然后在800~1200℃下保温1~12h,同时将炉内碳势控制在0.8~1.0%,最后得到厚度为1~30μm的渗碳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N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置于渗碳的活性气氛中,然后在800~1200℃下保温2~10h,同时将炉内碳势控制在1.0~1.2%,最后得到厚度为0.5~25μm的渗碳层。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置于渗碳的活性气氛中,然后在800~1200℃下保温1~9h,同时将炉内碳势控制在0.8~1.2%,最后得到厚度为1~50μm的渗碳层。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金属多孔材料的局部进行防渗处理以使最终形成渗层厚度呈现前后的非对称性。
11.金属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包括分布于材料表面的孔洞(1),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1)的孔表面设置有渗层(2)。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1)的平均孔径为0.05~100μm。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多孔材料为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l系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是指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N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中的一种。
15.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渗层(2)为渗碳层、渗硼层、渗硫层、渗硅层、渗铝层、渗铬层中的一种,或是上述这些元素中其中几种元素的共渗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多孔材料为T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其孔表面设置有厚度为1~30μm的渗碳层。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多孔材料为N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其孔表面设置有厚度为0.5~25μm的渗碳层。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多孔材料为Fe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其孔表面设置有厚度为1~50μm的渗碳层。
19.如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属多孔材料的孔结构,所述渗层(2)的厚度沿孔洞(1)方向从前向后逐渐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80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动力客车车速的新型动态切换方法
- 下一篇:金属底色画布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