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棕榈藤材解剖特征测试试件的取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8215.6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47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汪佑宏;刘杏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棕榈 解剖 特征 测试 取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棕榈藤材解剖特征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棕榈藤材解剖特征测试试件的取样方法。
[背景技术]
“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利用”,藤的解剖特性对于藤的材质起着重要的指征和决定作用。藤材质量主要由纤维壁厚、纤维比量和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等决定。维管束分布密度、纤维成分与输导成分的比例、纹孔和导管孔径的大小对藤茎的坚韧程度影响很大,纤维含量可作为藤茎坚硬度的指标;至于韧性还须考虑到纤维细胞的数量与输导组织成分的比例状况,特别是大型导管孔径的大小等,这些都是选择优良品种的主要依据。组织比量尤其是纤维比量,在藤茎高度和半径方向上的变化率和变化梯度反映藤材质量。优质藤的维管束分布、纤维壁厚和基本薄壁细胞壁厚均内外一致,其组织结构和物理性能均匀。纤维(双)壁厚、纤维比量、纤维内径或腔径比和后生木质部导管直径对藤材性能影响最大,决定着藤材的密度、生材含水率和体积干缩率等。
从目前对藤材的实际研究情况来看,对于藤材基本构造等方面的研究仍缺乏足够的重视,落后于加工需要,限制了藤加工业的发展;同时对藤材的材性研究远远落后于木材和竹材的材性研究。
对树木而言,可取胸高处(即株高1.3m)南北向通心木材的常规解剖构造特征,代替该株树木的平均值;同时在研究其径向变化规律时,也是取该高度 处的木材进行研究。对竹材而言,可取眉高处(即株高2.0m)所对应的竹节、竹枝相对的竹材的常规解剖构造特征,代替该株竹材的平均值。
对于棕榈藤材常规解剖特征的研究,目前学者常常取藤长中间部位对应的某一藤节,也有的取株高2.0m处对应的一个藤节、基部处对应的一个藤节或其它部位的某一藤节,通过对这一个藤节主要解剖特征进行测试,来分析该棕榈藤的解剖特征。
上述做法的缺点在于:棕榈藤是多年连续生长的木本植物,由于其自身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在一个生长季节往往生长好几个藤节;由于在旱季和雨季生长的不同藤节其解剖特征,又因温度、降雨等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产生较大差异:在南方,当冬季气温降低至18℃时,棕榈藤便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随着春季来临,气温回升至18℃以上时,棕榈藤材细胞又开始分生分裂,生长开始。进入雨季后,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细胞分裂速度加快,胞壁较薄、形体较大且较短。其后,随着旱季来临,降雨渐渐减少,气温也开始逐渐下降,光合作用减弱,藤内的营养物质流动减慢,细胞分生分裂速度变慢并逐渐终止,此时细胞壁厚,腔小,形体细长。因此,目前这些只取某一个藤节、来测试其解剖特征并代替整株解剖特征的取样方法,都有一定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取样范围大,试样代表性强的棕榈藤材解剖特征测试试件的取样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棕榈藤材解剖特征测试试件的取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生长健康的黄藤,剥去藤鞘,测量出藤株全长,在藤茎全长的1/2处所对应的藤节上作出标记并为中心节,取中心节,并向梢部方向各取与中心 节相邻的两节和向基部方向各取与中心节相邻的两节,共五节,并作上标记;
(2)在所标记的对应节中间各截取1个圆盘试块,用FAA固定液现场固定。
作为优选,步骤(2)中的取样顺序为从梢部向基部依次在已作标记的部位取样。
作为优选,步骤(2)中的圆盘试块的长度为长0.8~1.5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对整根棕榈藤材中选取中部五节进行取样,其试样的解剖特征平均值最接近整株棕榈藤材解剖特征的平均值。该取样方法具有试样代表强,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棕榈藤材解剖特征测试试件的取样方法示意图。
图中,1-中心节,2-相邻节,3-相间节,4-相邻节,5-相间节,6-基部,7-梢部。
[具体实施方式]
1、采集试材并确定取样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8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保护组的切换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移动终端菜单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