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相位差膜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8629.9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4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B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差光栅,尤其涉及一种微相位差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平面显示器应用愈来愈普及,更高解析度、色域更广、反应速度更快的显示器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由于人类最终希望能够呈现出最自然、最真实、具有立体感受的影像,因此立体/三维(3D)影像显示技术受到相当大的重视。
如上所述,3D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的原始想法就是来自左右眼分别接受不同的影像。一般而言,空间中的物体相对位置是由多个深度线索(depth cues)组合来正确判断,深度线索包括了双眼视差、人眼的调适性、移动视差、透视、观测物体间大小关系、物体材质等。意即,立体显示器必须至少具有两眼视差及移动视差的特性,其中以双眼视差较能正确的判断出深度信息,双眼视差的原理是由于两眼在水平方向有一位移(间隔约65mm),两眼所看到的影像会稍微不同,因此所接收的影像内容也略有差异;而移动视差则是指观赏者的眼睛位置移动时,由于观赏角度随之改变,眼睛所接收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所以若要接受到立体的影像,必须让左眼与右眼分别只接受到有些微差异的个别影像,再经大脑融合成具深度信息的三维(3D)影像(深度信息)。因此,目前大部份的3D显示器重建立体影像的原理皆为双眼视差为主要的设计,将不同视角的影像利用特殊光学设计分别投射到左右眼,再经过大脑融合此两张影像,即可以重建出立体影像。
早期的立体影像显示器大部份是戴眼镜式立体显示器。戴眼镜式的快门式眼镜3D显示器是以更新频率120Hz以上播放左、右眼视角画面。当显示器显示左眼画面时,快门眼镜将左眼打开,右眼遮蔽;当显示器显示右眼画面时,快门眼镜将右眼打开,左眼遮蔽。通过快速切换左右眼信息,使得左右眼分别看到正确的左眼与右眼画面,经过视觉暂留与大脑融合后,即可呈现出具深度感的立体影像。
然而,上述戴眼镜式立体显示器都需要佩带特殊的仪器,此常会阻碍人类自然的视觉。因此,近几年来,逐渐发展一种裸眼式立体影像显示器。裸眼式的3D显示方式可分成时间多任务与空间多任务两种。时间多任务是以一组指向性背光搭配一快速反应面板,快速显示左、右眼影像,让观赏者的左、右眼分别看到左、右眼影像;空间多任务是牺牲画面解析度来同时显示左、右眼影像,其主要分成视差光栅(Parallax barrier)和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es)两种,视差光栅是利用光栅来控制光前进的方向,而柱状透镜是利用折射率的不同来控制光的方向。
此外,柱状透镜由许多细长直条的凸透镜沿一轴方向连续排列,并利用光学折射来产生左右眼的不同视图,其利用光的折射来达到分光的目的,所以光较无损失、亮度佳,然而若由于制作柱状透镜时的误差或透镜表面不平整等因素,则会有杂散光的产生,而造成部分模糊的立体影像,因此影响整体3D影像的显示效果。另外,视差光栅利用整列的屏障物来限制某些角度的光射出,只让某些角度的视图影像分别传送至左右眼以产生立体影像。
再者,一般的立体显示装置,仅能显示立体影像而已,无法针对平面(二维)影像与立体(三维)影像进行切换。因此,便有业者开发出可切换显示立体影像或平面影像的立体影像显示装置。目前一般的区域化2D/3D(二维/三维)切换技术主要是以视差光栅与柱状透镜为主,视差光栅与柱状透镜结构可置于显示面板前面或置于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之间。举例而言,可切换2D/3D视差光栅显示器,至少包括视差光栅102、显示面板101以及背光模块100,如图1a与图1b所示。视差光栅102配置于显示面板101之前。当某区域影像内容显示为3D影像时,就在相对应的区域102a产生视差光栅的效果,此即为3D显示模式,如图1a所示;而当要显示文字或2D影像信息时,即让对应位置(区域)102b的视差光栅的效果消失,如图1b所示,则左眼与右眼皆看到相同的画素,如一般2D显示器一样。而另一模式为可切换2D/3D柱状透镜显示器,其与可切换2D/3D视差光栅显示器的功能类似。在此例子中,可切换2D/3D柱状透镜显示器,以柱状透镜103取代视差光栅102,如图2a与图2b所示。柱状透镜103配置于显示面板101之前。当某区域影像内容显示为3D影像时,就在相对应的区域103a产生柱状透镜的效果,此即为3D显示模式,如图2a所示;而当要显示文字或2D影像信息时,即让对应位置103b的柱状透镜的效果消失,如图2b所示,则左眼与右眼皆看到相同的画素,而呈现如2D显示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8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