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生物降解术后防粘连膜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8694.1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8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08 | 分类号: | C08G63/08;C08G63/78;A61L3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崔卜东 |
地址: | 31002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术后 粘连 材料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术后防粘连材料、制备方法及用途,属于材料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术后粘连是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对术后粘连并无较佳的解决方案,仅靠患者术后增加活动来预防。由于术后刀口尚未愈合就下床活动,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术后粘连严重者,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癫痫,甚至需要再次手术。而术后粘连预防中,曾经有文献披露腹部手术后采用硅油、中分子右旋糖酐和链激酶等方法预防肠梗阻,但是效果不佳。尤其是硅油不能被人体吸收,长期对人体刺激反而容易引发新的粘连。目前临床常用透明质酸钠和几丁质胶预防术后粘连,但是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其纯度不高、无消炎作用,因此临床应用范围较窄。
在新材料领域,高分子复合材料已经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可生物降解材料是目前医用材料中较理想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得到广大医护工作者的认可。在术后防粘连的材料中,
Lee CK等报导聚乳酸膜具有促进瘢痕生长和减轻硬膜外粘连的作用(Spine 1984 9 305)。有学者以聚乳酸膜和聚己内酯-聚-DL-乳酸共聚物进行防粘连实验,都显示出具有防止术后粘连的效果。但是,由于聚乳酸膜脆性大,聚己内酯-聚-DL-乳酸共聚物生物降解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聚-D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血相容性、柔韧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在临床应用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在所有的可生物降解材料中,聚乙醇酸的降解速度是最快的,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具有较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专利CN1436801A 公开了一种聚-D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采用溶液聚合法,以甲苯、二甲苯为溶剂制备聚-D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由于使用的溶剂具有毒性,可能对环境和操作人员有一定影响。
熔融聚合法工艺简便,不使用毒性有机溶剂,更经济,更具有发展前景。
寻求一种工艺简单、环保、安全、可控性好的方法制备聚-D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面临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生产过程无污染、生物降解快的聚-D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聚-D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的聚-D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制备的术后防粘连膜在临床上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步骤:
在洁净的反应瓶中,顺次加入纯化处理过的丙交酯和乙交酯,丙交酯和乙交酯的重量比为6:1-1:1,以单体总重量0.015%的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在真空条件下于150-170℃聚合10-15小时。反应停止冷却后,得聚-D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将所得产品溶于丙酮中,以乙醇进行沉淀,真空干燥后即得。
本发明所述的聚-D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用作术后防止粘连材料,其粘均分子量10万以上;优选的,分子量为10-50万。其中聚乙醇酸结构单元的含量为0.5-50%;优选的,为4-30%。
本发明采用的催化剂为氯化锌和辛酸亚锡,一般与溶剂配制成0.1M的溶液使用,优选的,催化剂的用量为单体总重量的0.01-0.0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可加入分子量调节剂。所述的分子量调节剂为脂肪醇;优选的,为12-18碳原子的脂肪醇;更优选的,为十二烷醇、十四烷醇、十六烷醇和十八烷醇。所述的分子量调节剂用量与单体总重量的比为1:700-800;优选的,1:720-780;更优选的,1:740。
本发明所述的聚-D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制成的术后防止粘连膜,厚度为0.01-1mm。本发明的材料具有优良的柔韧性,可生物降解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血相容性。所述的产品可以用于术后腹腔内肠粘连、十二指肠粘连、食道粘连、蛛网膜下腔粘连、胸膜粘连、卵巢子宫粘连等。可以有效的避免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本发明的产品安全、有效,适合临床广泛使用。
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处理、纯化及分子量的测定均以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方法进行。
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经济,不使用有毒溶剂,同时目标产物都能够控制在10万-50万之间,解决了现有技术制备产物分子量不可控的问题,最终产品完全能够满足各种临床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8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隧道变形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清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