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肽、其异构体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9129.7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2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起;王增禄;郭翰文;黄同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K38/08;A61P9/12;A61P9/08;A61P9/00;A61P9/06;A61P35/00;A61P7/02;A23L1/3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蒋常雪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构体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肽、其异构体及其应用。特别是涉及以该短肽、其异构体为活性成分的舒血管、降血压、抗血栓、控制心率失常并有抗癌功效的药物。
背景技术
天冬氨酸-精氨酸-缬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脯氨酸(Asp-Arg-Val-Tyr-Ile-His-Pro),简写为DRVYIHP,它是一个内源性七肽也被称为ang1-7,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组织及体液中。这个七肽主要由血管紧张素II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水解,或由血管紧张素原由其他途径少量合成而释放。在血液中的浓度一般为纳摩尔级。ang1-7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ang1-7静脉注入体内后,很快就被降解,半衰期仅为8~12秒。ang1-7在人体内通过四种机制从血浆中清除: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介导的水解作用;②中性内肽酶(NEP)介导的水解作用③亮氨酸内肽酶(LAP)介导的水解作用④肾小球滤过作用。其中酶解介导的水解作用是ang1-7代谢的主要途径。
ang1-7是肾素-血管紧张素调控系统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在把血管紧张素II水解为ang1-7降低了血管紧张素II在血液中的含量。同时ang1-7的特异性受体Mas受体因结合ang1-7活化后可直接降低AT1对血管紧张素II的结合活性,ang1-7长期刺激可降低AT1受体的表达。因此在体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水解血管紧张素II产生ang1-7的途径是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平衡调节血管紧张素II生理功能的主要内源平衡抑制剂。在多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中内源产生的血管紧张素II是重要的致病因子,因此除了现在市面上大量使用ACE酶抑制剂(抑制ANGII的生成<普利类>)和其受体阻断剂(主要阻断AT1受体作用<沙坦类>)外,ANG1-7作为ANGII的内源平衡抑制剂也纳入了人们的视线范围。
ang1-7作为一种主要为平衡血管紧张素II功能的多功能性生理调控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早期报道,ang1-7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生成NO并舒张血管的功效。随后发现ang1-7在细胞上拥有独立于AT1受体和AT2受体以外的血管紧张素受体:Mas受体,并通过该受体发挥多种调节拮抗血管紧张素II功能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抗血管增生、抗血栓、抗心肌肥、抗心律失常等一系列有益的生物学活性。此外ang1-7还被发现具有独特的抑制和VEGF于PIGF表达相关的异体移植瘤功效。
虽然ang1-7具有非常显著的抗心脑血管疾病的特点,但由于其进入人体后,在体内多种酶的作用下迅速降解,使其浓度大大下降,极大地限制了其生物活性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一种短肽及其异构体,它的结构式(以下简称发明短肽1)为:
Ac-Asp-Arg-Val-Tyr-Ile-His-Pro-NH2
其中Ac-代表氮末端乙酰化,-NH2代表碳末端酰胺化。
其异构体的(以下简称发明短肽2)结构式为:
Ac-Asp-Arg-Val-Tyr(D)-Ile-His(D)-Pro
其中“D”表示此氨基酸残基为D构型。
该短肽及其异构体的获得,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公知方法进行,可以用常规的化学合成方法,或生物合成方法获得。
该短肽及其异构体分别与ACE酶、NEP酶、LAP酶作用,HPLC检测分析,确定其都能抵抗这三种酶降解。分别以该短肽及其异构体为活性成份的抗高血压药物、抗血栓药物和抗癌药物,具有与天然ang1-7基本相同甚至优于天然ang1-7的特性,而且在体内抵抗上述三种降解酶降解,含酶条件下其半衰期延长超过原型100倍以上,使其更能够持续有效的发挥功能。
该短肽及其异构体可制备如舒血管降血压药物,它的活性成份是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短肽或其异构体;抗血管增生药物,它的活性成份是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短肽或其异构体;抗心律失常药物,它的活性成份是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短肽或其异构体;抗癌药物,它的活性成份是治疗有效量的本发明短肽或其异构体。
需要的时候,在上述药物中还可以含有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所述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必要时还可以加入香味剂、甜味剂等。
本发明的药物可以制成片剂、粉剂、粒剂、胶囊、及冻干粉注射液等多种形式。上述各种剂型的药物均可以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91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基因鱼纯合子的快速鉴定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用于电极基板的层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