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丝烘干机的湿蒸汽调控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9130.X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0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武;陈燕;王泽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9/12 | 分类号: | D01F9/1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机 蒸汽 调控 系统 | ||
1.一种制丝烘干机的湿蒸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水单元、产汽单元、干度测量单元和干度流量调控单元,
a.给水单元由空气管、给水箱、水位计、乏汽阀、乏汽管、补水阀、补水管、汇流三通管、给水箱入流管、工艺水管、水泵、变频器、流量计、工艺水电导率计和给水箱溢流管组成;产汽单元由蒸汽凝水管、换热器、蒸汽压力温度计、蒸汽调节阀、加热蒸汽管、工艺蒸汽管和工艺水管组成;干度测量单元由水样电导率计、水样取样器、水样调节阀、水样管和工艺水电导率计组成;干度流量调控单元由水位计、蒸汽压力温度计、蒸汽调节阀、工艺蒸汽压力计、水样电导率计、工艺供汽阀、乏汽阀管、补水管阀、干度流量监控器、变频器、流量计和工艺水电导率计组成;
b.给水箱与换热器之间通过水管连通;给水箱与制丝烘干机之间通过蒸汽管连通;在水管上安装有水泵,在水泵与水箱之间安装有流量计;变频器安装在水泵上;在蒸汽管上,自给水箱始,依次安装有蒸汽压力计、水样取样器和供汽阀;在水样取样器和供汽阀之间通过分流三通管连接有乏汽管;所述的乏汽管的另一端通过汇流三通管与水箱入流管连通;水样取样器的出口管路上装有水样调节阀和水样电导率计;干度流量监控器与水位计、蒸汽压力温度计、工艺蒸汽压力计和流量计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丝烘干机的湿蒸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水单元中,在给水箱的侧壁上安装有水位计,在给水箱的侧壁下方安装有工艺水电导率计;空气管安装在给水箱的上盖且贯穿该上盖,一端位于给水箱内的上部,另一端与大气连通;给水箱溢流管安装在给水箱的侧壁上方且贯穿该侧壁;给水箱入流管的一端与给水箱底部的接口连通,另一端与汇流三通管的流出管相接;汇流三通管的两个入流管分别与乏汽管的出口端和补水管的出口端相接;乏汽管的入口端与分流三通管的一个流出管相接;在乏汽管上安装有乏汽管阀;补水管的入口端与外部工艺水管网相通,在补水管上安装有补水管阀;工艺水管的一端与给水箱连通,另一端与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相接;在工艺水管上安装有水泵和流量计;变频器与水泵之间采用电源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丝烘干机的湿蒸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汽单元中,加热蒸汽管的入口端与外部蒸汽管网连通,加热蒸汽管的出口端与换热器的热流体入口相接;在加热蒸汽管上安装有蒸汽压力温度计和蒸汽调节阀;蒸汽凝水管的入口端与换热器的热流体出口相接,蒸汽凝水管的出口端与外部蒸汽凝结水回收管网连通;工艺蒸汽管的入口端与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相接,工艺蒸汽管的出口端与制丝烘干机上的湿蒸汽接口相接;沿着管内流体流向,在工艺蒸汽管上依次安装有工艺蒸汽压力计、水样取样器、分流三通管和工艺供汽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丝烘干机的湿蒸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度测量单元中,水样管与水样取样器相通;沿着管内水流方向,在水样管依次安装有水样调节阀和水样电导率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丝烘干机的湿蒸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度流量调控单元中,干度流量监控器包括信号采集卡、CPU处理器和触摸屏显示器;所述的蒸汽调节阀、工艺供汽阀、乏汽管阀和补水管阀均为电动阀,并且均与干度流量监控器通信连接;干度流量监控器与水位计、蒸汽压力温度计、工艺蒸汽压力计和流量计通信连接;干度流量监控器与工艺水电导率计、水样电导率计通信连接;干度流量监控器与变频器通信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制丝烘干机的湿蒸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样取样器包括前端法兰、进流管、大径管、出流管、集水管和后端法兰,其中进流管、大径管和出流管都是直通管,进流管和出流管的管内径均与工艺蒸汽管的管内径相同,大径管的管内径大于工艺蒸汽管的管内径;沿着管内流体流向,水样取样器依次为前端法兰、进流管、大径管、出流管和后端法兰,并且前端法兰、进流管、大径管、出流管和后端法兰之间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91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