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9462.8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潘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登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A01N43/56;A01P7/02;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效 农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组合物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含有唑虫酰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防治作物害虫、害螨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有许多杀虫剂或杀螨剂,但往往杀虫剂没有杀螨活性或杀螨活性很低,而杀螨剂又没有杀虫活性或杀虫活性不理想;而杀虫剂或杀螨剂又受到杀虫谱的影响,往往对一种害虫或害螨效果较好,而对其它害虫或害螨效果又不理想。而很多情况下作物上既有害虫为害,又有害螨为害,而且是不仅有一种害虫或害螨为害。因此,为了防治作物上的多种害虫或害螨,农民要么重复施药,或者是选择桶混不同杀虫剂或杀螨剂。而农民桶混杀虫剂只是凭主观判断,或者是根据农药说明书上介绍的杀虫对象进行桶混,没有科学依据,不合理的药剂桶混有时不会产生优势互补,相反可能会产生拮抗作用影响药效或其它严重的副作用。
唑虫酰胺:英文通用名:tolfenpyrad,化学名称:4-氯-3-乙基-1-甲基-N-{[4-(4-甲基苯氧基)苯基]-甲基}-1H吡唑-5-羧酰胺,属于新型吡唑杂环类杀虫杀螨剂;其主要作用机制为阻止昆虫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害虫的二磷酸腺苷(ADP)不能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使昆虫不能产生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从而致其死亡。唑虫酰胺的杀虫谱很广,对各种鳞翅目、半翅目、甲虫目、膜翅目、双翅目害虫及一些害螨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英文通用名:emamectin benzoate,化学名称:4″-表-甲氨基-4″-脱氧阿维菌素B1苯甲酸盐。其作用机理是可以增强神经质如谷氨酸和γ一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从而使大量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功能丧失,扰乱神经传导,幼虫在接触后马上停止进食,发生不可逆转的麻痹,在3-4天内达到最高致死率。甲维盐对很多害虫具有其它农药无法比拟的活性,尤其对鳞翅目、双翅目、蓟马类超高效,如红带卷叶蛾、烟蚜夜蛾、棉铃虫、烟草天蛾、小菜蛾、粘虫、甜菜夜蛾、旱地贪夜蛾、纷纹夜蛾、甘蓝银纹夜蛾、菜粉蝶、菜心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马铃薯甲虫、墨西哥瓢虫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稻生产由高产优质向优质高产的方向发展,水稻的耕作制度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水稻钻蛀性害虫(二化螟、大螟、三化螟)发生越来越重,尤其是大螟和二化螟发生更加突出,危害越来越重,已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本地区常用于水稻钻蛀性防治的药剂如水胺硫胺因其对人畜的高毒而在水稻上停止登记并禁止使用;三唑磷因对水稻飞虱的刺激繁殖而在生产上逐渐被淘汰,而目前生产上缺少对水稻钻蛀性螟虫有着较高效果的杀虫剂,也是农民迫切需要的解决的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供一种对水稻钻蛀性害虫及食叶性害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对环境影响小的唑虫酰胺和甲维盐的复配杀虫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杀虫杀螨剂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唑虫酰胺和甲维盐,唑虫酰胺与甲维盐的质量比例为50∶1~1∶50,较好的比例是20∶1~1∶20;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目前已知的方法加工成合适剂型的制剂,合适剂型包括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等,所述唑虫酰胺和甲维盐在制剂中的总质量含量为5%~75%,优选为15%~50%。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大螟、三化螟、稻螟蛉、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还可用于防治蔬菜和果树上的许多害虫,如小菜蛾、菜粉蝶、甜菜夜蛾、蚜虫、桃蛀螟、梨小食心虫、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1)唑虫酰胺和甲维盐复配后对害虫有增效作用,一次施药能对作用提供全面的害虫害螨保护;(2)由于唑虫酰胺和甲维盐的作用机理不同,组合物的应用有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和发展,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3)与单剂相比,复配剂的持效期更长,可以减少施药次数,更节省工本。(4)唑虫酰胺和甲维盐复配后其杀虫谱更宽,应用作物的范围更广,有利对作物的全面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室内筛选试验,发现唑虫酰胺与甲维盐组合应用对许多害虫和害螨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配比进行制剂加工用于田间的进一步试验和实际应用。
室内试验1:唑虫酰胺和甲维盐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毒力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登,未经潘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94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化炉专用控制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花菜窜蔓型喷灌三角栽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