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生物反应设备及光生物养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49620.X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4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耿金峰;桑俊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N1/1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反应 设备 养殖 方法 | ||
1.一种光生物反应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光生物反应器(1),在所述光生物反应器(1)中容纳有光生物培养液;和
至少一个保温容器(2),在所述保温容器(2)中容纳有吸热介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容器(2)设置成与光生物反应器(1)的侧壁接触或直接与光生物反应器(1)内的光生物培养液接触,以便在光生物培养液和吸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
所述光生物反应器(1)的侧壁和与其相邻但不接触的所述保温容器(2)的侧壁之间的距离(d1)在0.5cm至50cm的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1)的侧壁和与其相邻但不接触的所述保温容器(2)的侧壁之间的距离(d1)在1cm至25c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1)和/或所述保温容器(2)分别为长方体形容器、类似长方体的不规则容器,或者横截面为圆形或梯形的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2)直接放置在所述光生物反应器(1)中,并且所述保温容器(2)的底面、侧面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1)的至少一个面不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生物反应器(1)的端壁和与其相邻的所述保温容器(2)的端壁之间的距离(d2)在0.5cm至50cm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1)的端壁和与其相邻的所述保温容器(2)的端壁之间的距离(d2)在1cm至25cm的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30)放置在两个光生物反应器(10、20)之间,使得所述保温容器(30)的两个侧壁分别与两个光生物反应器(10、20)的侧壁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100)依靠在所述保温容器(300)的侧壁上,使得所述光生物反应器(100)的侧壁与所述保温容器(300)的侧壁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为圆筒形容器(200),具有外壁(200a)和内壁(200b),
在所述外壁(200a)和所述内壁(200b)之间限定第一空间(201),所述第一空间(201)作为所述光生物反应器,
由所述内壁(200b)环绕所形成的第二空间(202)作为所述保温容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1)的侧壁和与其相邻但不接触的所述保温容器(2)的侧壁之间的距离(d1)在1cm至20cm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生物反应器(1)的侧壁和与其相邻但不接触的所述保温容器(2)的侧壁之间的距离(d1)在3cm至8cm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介质为液体或固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介质为水或金属。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容器(2)的材料为金属、玻璃、塑料、橡胶、大理石材、复合材料、陶瓷、水泥或砖瓦。
15.一种光生物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的光生物反应设备对光生物进行的批次培养,半连续培养及连续培养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96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