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车载应用的语音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0003.1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70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张晓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6 | 分类号: | G10L15/26;G10L1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骆苏华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区天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车载 应用 语音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载应用的语音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汽车已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汽车的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张,消费者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除经济性、动力性外,在行车过程中的驾驶体验也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车载设备的技术发展也随之越来越深而被入。
目前,汽车上大都搭载有具有例如音乐播放、广播收听、电子书阅读等功能的车载设备。这些车载设备在行车过程中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娱乐及应用功能的体验。而随着液晶触摸技术的发展,车载设备的控制面板也从传统的按键面板转换为液晶触摸显示屏,这些都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并且提供了更为直观的用户操作界面。
此外,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车载设备的技术也越来越像功能集成化发展。目前,有些车载设备已能通过最新的3G网络实现语音通话、网络浏览等功能,使得车载设备真正成为了一种能提供全方位功能体验的移动应用系统。
然而,即使由于液晶触摸技术的引入,用户在行车过程中的操作方式仍未发生改变,任何的功能应用仍需用户通过手动输入操作指令来实现。对于一些复杂的功能应用,这无疑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此外,行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历来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频繁的手动操作也必然会分散驾驶者的注意力,由此为行车过程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车载应用的语音处理系统,简化车载功能应用的操作复杂度,并且增强行车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车载应用的语音处理系统,包括:车载端和服务器;所述车载端包括车载语音处理装置和车载应用处理装置;所述车载语音处理装置接收用户的语音输入,并形成语音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在获得所述语音请求后,基于所述语音请求形成录音文件,并将所述录音文件转换成文本文件进行识别,并基于识别结果形成语音特征信息,从所述语音特征信息中识别出所述语音请求包含的指令信息,并基于所述指令信息向所述应用处理装置提供应用处理参数;所述车载应用处理装置基于所述应用处理参数执行相应车载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所述基于车载应用的语音处理系统在实现车载功能应用时,仅需用户通过语音方式输入指令,车载语音处理装置就会将所述语音转换成语音请求发送至服务器,并由服务器基于所述语音请求反馈应用处理参数,从而车载应用处理装置就可基于所述应用处理参数执行相应车载应用。由于整个过程中,无需用户进行任何手动操作,从而大大降低了用户在实现车载应用时的操作复杂度。
此外,由于无需手动操作,对于驾驶者而言,其在驾驶过程中就无需分散注意力进行车载应用操作,即,驾驶者可以在双手不离开方向盘、视线不离开路面的情况下控制车载设备,从而提高驾驶者驾驶集中度,提高驾车安全性以及驾车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车载应用的语音处理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车载应用的语音处理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中车载语音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基于车载应用的语音处理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中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系统中语音转换单元及指令识别单元的一种细化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语音转换单元的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基于车载应用的语音处理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车载端及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基于车载应用的语音处理系统的又一种实施例中车载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车载设备中,任何的功能应用仍需用户通过手动输入操作指令来实现。从而,对于一些复杂的功能应用,这无疑增加了操作的复杂度。并且,为行车过程增加了很多安全隐患。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车载应用的语音处理系统通过对用户发出的语音指令进行转换,获得所述语音指令中包含的指令信息,根据所述指令信息启动并执行应用,以实现通过语音指令进行车载应用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基于车载应用的语音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00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