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运行速度规划与控制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0190.3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赵鸿鸣;谭平;林佳;陈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网新中控创新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04 | 分类号: | B61L27/04;B61C17/12;B61L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运行 速度 规划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列车运行速度规划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列车行驶接近的地面设备、安装在列车上的车载设备;所述地面设备,用于向车载设备提供至少包括线路坡度、前方线路限速信息、前方线路列车占用情况的线路信息;所述车载设备,用于接收地面设备提供的线路信息,并对列车运行速度进行规划和控制;
所述车载设备,进一步包括:速度计、人机界面、地面设备应答单元、列车自动防护单元、速度控制单元、牵引/制动单元,其中:
速度计,与列车自动防护单元连接,其用于检测列车的实际运行速度,并通过列车自动防护单元传送至速度控制单元;
人机界面,与列车自动防护单元连接,其用于显示列车运行状况,并用于向所述规划与控制系统发送人工控制命令;
地面设备应答单元,分别与地面设备和列车自动防护单元连接;其用于接收地面设备提供的线路信息,并将线路信息传输给列车自动防护单元;
列车自动防护单元,分别与速度计、人机界面、地面设备应答单元以及速度控制单元连接;其用于接收由速度计、人机界面、地面设备应答单元、传送来的数据信息,且对该些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后发送至速度控制单元;
速度控制单元,分别与列车自动防护单元和牵引/制动单元连接;其用于接收由列车自动防护单元发送过来的数据信息,利用该些数据信息并结合行车的舒适性、准时性、节能性的要求规划出目标速度曲线,进而生成牵引/制动命令,并把该命令传送至牵引/制动单元;
牵引/制动模块,与速度控制单元连接;其用于接收由速度控制单元发送的牵引/制动命令,控制列车实际运行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运行速度规划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控制单元,进一步包括:
数据输入子单元、目标速度运行曲线规划子单元和基于专家控制的控制器、减法器,其中:
数据输入子单元,用于接收列车自动防护单元发送过来的数据信息,并对该些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
目标速度运行曲线规划子单元,用于接收从数据输入子单元发送过来的信息;并利用该些信息,根据准时性、舒适性、节能性的要求规划出以距离为横坐标的目标速度运行曲线;
减法器,用于将当前位置目标速度减去列车实际运行速度,并作为基于专家控制的控制器的输入信息;
基于专家控制的控制器,用于根据当前位置列车实际运行速度与目标速度的差值,对照专家知识库输出合适的牵引/制动命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运行速度规划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列车行驶接近的地面设备包括以下一种或两种类型:地面电子单元和地面应答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列车运行速度规划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设备应答单元包括以下一种或两种类型:应答器接收模块、环线模块;所述应答器接收模块与所述地面应答器无线连接;所述地面电子单元与所述环形模块无线连接。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或2所述系统进行列车运行速度规划与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S1:列车经过所述地面设备安装的位置,地面设备向地面设备应答单元提供至少包括线路坡度、前方线路限速信息、前方线路列车占用情况的线路信息;
S2:地面应答单元将接收到的线路信息传输给列车自动防护单元;速度计将检测到的列车的实际运行速度传输给列车自动防护单元;人机界面显示列车运行状况,并将人工控制命令传输给列车自动防护单元;
S3:列车自动防护单元将从速度计、人机界面、地面设备应答单元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并将该些处理过的数据信息发送至速度控制单元;
S4:速度控制单元接收由列车自动防护单元发送过来的数据信息,利用该些数据信息并结合行车的舒适性、准时性、节能性的要求规划出目标速度曲线,进而生成输出牵引/制动命令,并把该命令传送至牵引/制动单元;
S5:牵引/制动模块接收由速度控制单元发送的牵引/制动命令,并按照命令控制列车实际运行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网新中控创新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网新中控创新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019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分散型可拆式锚索锁具装置
- 下一篇:污泥合成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