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媒体内容显示切换装置以及采用该装置的切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1044.2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8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龙;于忠清;张峰;孙青峰;朱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38 | 分类号: | H04N21/238;H04N21/436;H04N21/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媒体 内容 显示 切换 装置 以及 采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智能终端设备之间完成媒体内容(视频、图片、音频)相互推送、移屏的装置以及采用该装置的切换方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电子设备中存在三大行业:消费电子行业、计算机行业、移动设备行业。用户希望各领域的电子设备能够在家中实现互操作,但这种期望在很大程度上没能得到满足。这是因为电子厂商众多,电子设备互通标准不一,各家的产品就只能各自为政,而无法达成跨平台互通的目的。多屏互操作标准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家庭多媒体设备能够在家中实现互操作,用户不必在意数字内容的存储位置,只需知道有什么内容,即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平台上观看这些内容,从而使用户更方便地共享家庭环境中的数字媒体。
用户希望在欣赏媒体内容时更加地随心所欲。例如,在不中断播放内容的同时,随时切换观看场所、观看屏幕。用户在手持终端上观看的视频,在电视上可以接续之前在手持终端上的进度,继续观看。在此需求下,不同智能终端设备之间完成相互推送、移屏的技术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媒体内容显示切换装置,其满足用户更加地随心所欲地欣赏媒体内容,可以任意切换播观看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其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网络多播地址模块,发送模块通过传输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接收模块分别与网络多播地址模块、渲染模块连接,发送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与网络多播地址模块连接。
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在不同智能终端设备之间完成媒体内容(视频、图片、音频)相互切换。发送模块可以向接收模块发送控制命令进行媒体播放内容的控制,包括但不局限于播放、暂停、停止、快进、快退、音量调节等;本发明所述之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并不要求是独立的设备,即某一设备既可以是发送模块,也可以是接收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装置的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接收模块向网络多播地址模块宣告设备上线;
(2)发送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向网络多播地址模块请求已上线的设备;
(3)发送模块与接收模块建立链接;
(4)发送模块选择播放媒体内容;
(5)发送模块记录当前播放的媒体内容的数据信息以及时间标签;
(6)发送模块通过传输模块向接收模块发送当前播放媒体内容的数据信息以及时间标签;
(7)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后,从数据中解析出媒体内容地址和时间标签,渲染模块根据媒体内容地址从时间标签处开始播放媒体内容。
本发明所述切换之方法并不局限于手持智能终端设备之间的推送,其它可以播放媒体内容的终端设备之间,只要使用本切换方法,也可以完成切换功能。
本发明通过推送、移屏方法,用户在欣赏媒体内容时更加地随心所欲,实现在不中断播放内容的同时,随时切换观看场所、观看屏幕。用户在手持终端上观看的视频,在电视上可以接续之前在手持终端上的进度,继续观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切换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媒体内容显示切换装置,包括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网络多播地址模块,发送模块通过传输模块与接收模块连接,接收模块分别与网络多播地址模块、渲染模块连接,发送模块通过控制模块与网络多播地址模块连接。
采用上述切换装置的切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接收模块向网络多播地址模块宣告设备上线;
(2)发送模块通过控制模块向网络多播地址模块请求已上线的设备;
(3)发送模块与接收模块建立链接;
(4)发送模块选择播放媒体内容;
(5)发送模块记录当前播放的媒体内容的数据信息以及时间标签;
(6)发送模块通过传输模块向接收模块发送当前播放媒体内容的数据信息以及时间标签;
(7)接收模块接收到数据后,从数据中解析出媒体内容地址和时间标签,渲染模块根据媒体内容地址从时间标签处开始播放媒体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10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