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减磨双燃料发动机机油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1540.8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宋世远;杨灵;李华峰;张劼;化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美康高级润滑油有限公司;杨灵 |
主分类号: | C10M165/00 | 分类号: | C10M165/00;C10N40/25;C10N30/10;C10N30/04;C10N30/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131***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减磨双 燃料 发动机 机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油,具体指用于以汽油和天然气为燃料的双燃料汽车发动机使用的内燃机机油。
背景技术
用天然气代替汽油或柴油是解决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汽车使用费用的重要途径,而润滑油是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和使用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但是,燃气汽车的运行工况与普通燃料(汽油或柴油)汽车的运行工况差别很大,普通的内燃机油性能不能满足燃气汽车的使用要求。使用普通内燃机油产生的问题主要有:气门、燃烧室、活塞环等发动机部件积炭多,影响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气门罩、油底壳等部件上的油泥多,机油变质快,换油里程缩短40-50%;挺杆、轴瓦等部件出现严重腐蚀现象,活塞、气缸壁等发动机部件出现早期磨损,发动机大修里程由原来约lO万km缩短到约6万km。
国外在燃气发动机润滑油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开发出了天然气发动机润滑油和天然气发动机润滑油的复合添加剂。中国对天然气发动机润滑油的研究起步较晚,只有一些大型生产厂家进行了开发研究,仅有部分产品投入了市场。国外进口的天然气发动机润滑油价格普遍很高,在两用燃料(以汽油和天然气为燃料)车辆上不易推广使用。国内投放市场的产品均以溶剂精制或加氢精制的矿物油为基础油,以国产单剂或进口复合剂调配而成,在抗氧化、抗磨损、清净分散性、使用寿命等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安定性、清净分散性、低温流动性和良好的节能减摩性的双燃料汽车发动机机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手段是这样的:一种节能减磨双燃料发动机机油,它由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各组分构成,100℃运动黏度为4.6-4.8mm2/s的烷基萘28-32%;三次加氢500N基础油62-66%;代号为D1966的复合添加剂3.5-4.5%;聚甲基丙烯酸酯0.3-0.6%;代号为L64的抗氧化剂0.1%-0.3%;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0.6%-1.1%,其门尼粘度(ML(1+4)100℃)为25-35;聚二甲基硅氧烷0.0001-0.0002%。
本发明在发动机台架上的性能表现出独有的特性,可明显降低发动机排气温度和机油温度,在发动机高速高负荷运转时平均降低排气温度5-8℃、平均降低机油温度4-7℃;具有优异的抗氧化安定性和清净分散性,换油期延长60%;同时具有明显的减磨节能效果,摩擦系数降低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节能减磨双燃料发动机机油是由二种基础油和五种添加剂共同组成的一种十分复杂的产品,基础油的种类、添加剂的种类及其相对比例共同决定产品的性能。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符合美国石油学会五类基础油标准的烷基萘28-32%(基础油1),其100℃运动黏度为4.6-4.8mm2/s;三次加氢500N矿物油62-66%(基础油2);代号为D1966的复合添加剂3.5-4.5%(添加剂1);聚甲基丙烯酸酯0.3-0.6%(添加剂2);抗氧化剂L64为0.1%-0.3%(添加剂3);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0.6%-1.1%(添加剂4),其门尼粘度(ML(1+4)100℃)为25-35;聚二甲基硅氧烷0.0001-0.0002%(添加剂5)。
上述二种基础油和五种添加剂均为市场上可以直接购买的现有产品。D1966为润英联国际公司生产的汽油机油复合添加剂;L64为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抗氧化剂;基础油2推荐选用韩国s-oil炼油公司的super 500N。
以下给出几个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烷基萘30%;500N矿物油64.9999%;D1966为4%;聚甲基丙烯酸酯0.3%;抗氧化剂L64为0.1%;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0.6%;聚二甲基硅氧烷0.0001%。
实施例2:烷基萘29%;500N矿物油65.9999%;D1966为3.8%;聚甲基丙烯酸酯0.3%;抗氧化剂L64为0.2%;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0.7%;聚二甲基硅氧烷0.0001%。
实施例3:烷基萘31%;500N矿物油63.9999%;D1966为3.9%;聚甲基丙烯酸酯0.35%;抗氧化剂L64为0.15%;乙烯、丙烯以及非共轭二烯烃的三元共聚物0.6%;聚二甲基硅氧烷0.0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美康高级润滑油有限公司;杨灵,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重庆美康高级润滑油有限公司;杨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1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赖氨酸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阻烧延耐高温车间底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