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空气复合保温管道热力性能集成检测系统及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2378.1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5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那威;宋艳;李德英;史永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朱琨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空气 复合 保温 管道 热力 性能 集成 检测 系统 应用 | ||
1.一种高温空气复合保温管道热力性能集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和恒温小室构成;
所述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如下:工业控制计算机分别连接打印机和RS232总线(1),RS232/485转换器分别连接RS232总线(1)和RS485总线(21),RS485总线(21)通过信号电缆(8)分别与第1温度传感器(T1)-第48温度传感器(T48)、第1热流传感器(Q1)-第16热流传感器(Q16)、第1电量模块(DL1)-第3电量模块(DL3)和第1智能调节器(Trk1)-第3智能调节器(Trk3)连接;
第1温度传感器(T1)-第47温度传感器(T47)分别与第1热电偶(K1)-第47热电偶(K47)直接安装在一起,第48温度传感器(T48)与测量仪器(10)直接安装在一起,第1热流传感器(Q1)-第16热流传感器(Q16)分别与第1热流计(R1)-第16热流计(R16)直接安装在一起;温度控制仪的一端分别连接第1温度传感器(T1)-第48温度传感器(T48),另一端分别连接第1电量模块(DL1)-第3电量模块(DL3);
所述恒温小室的结构如下:测试室位于内层、补偿围护结构(20)位于外层,通风室位于测试室与补偿围护结构(20)之间,制冷设备室位于补偿围护结构(20)的右侧,控制室位于补偿围护结构(20)和制冷设备室的下方;
测试管段(14)沿测试室对角线方向布置于测试室中部,在测试管段(14)上依次安装着第1热电偶(K1)-第47热电偶(K47)以及第1热流计(R1)-第16热流计(R16);测量仪器(10)位于测试室中,它由湿度计和热电偶组成;测量仪器(10)与测试管段中轴线的距离不超过2-3m;
补偿围护结构(20)与测试室的间距为0.3-0.5m;
通风室内风速为0.1~0.5m/s,风机(18)分别通过两个空气电加热器(19)与两个空气冷却器(17)装配在一起,风机(18)通过送风管道(16)与测试室装配在一起,两个空气冷却器(17)通过回风管道(15)与测试室装配在一起;
制冷装置安装在制冷设备室内,制冷装置通过管道(5)与电源和两个空气冷却器(17)连接,控制台安装在控制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空气复合保温管道热力性能集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室呈长方体形状,采用钢材加工而成,其内部尺寸为:(4±0.2)×(4±0.2)×(2.8±0.2)m;组成测试室的6个面的任意两面热阻相差不超过20%,测试室的每一个面分别由8个矩形小风道拼成;测试室的换气次数为0.02次/h;
所述补偿围护结构(20)的6个面的传热系数不大于0.58W/(m2·K);补偿围护结构(20)由门和墙体密封而制成,补偿围护结构(20)的门与墙体有相同的热阻;墙体均采用玻璃棉板制备,在补偿围护结构(20)的天棚下吊玻璃棉板;送风管道(16)和小风道共同构成送风系统;小风道的一端与送风管道相连,另一端为测试室的空气入口,每条小风道设置有面积可变的多孔板和蝶阀,多孔板和蝶阀采用法兰连接方式安装在小风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237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