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阿特拉津的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2992.8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9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韦天新;裴芳誉;刘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5 | 分类号: | G01N21/55;G01N21/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张利萍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阿特拉津 传感 芯片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检测阿特拉沣的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在玻璃基片上真空蒸镀上45~50nm的金膜制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将所述传感芯片放入硫醇溶液中浸泡24~48h,在金膜上自组装形成单分子烷基链层,乙醇冲洗,氮气吹干后备用;
(2)在避光条件下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溶于致孔剂中,混合均匀,静置1~1.5h;然后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后通惰性气体5~10min,制备聚合反应液;
(3)将步骤(2)制备的聚合反应液注入反应池中,在反应池上盖上步骤(1)中制备的自组装有单分子烷基链层的传感芯片,使单分子烷基链层一面与聚合反应液接触,用紫外光引发聚合反应,在所述传感芯片表面生长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制得表面改性的传感芯片;
(4)将步骤(3)制得的表面改性的传感芯片浸泡入洗脱剂中20~30min进行洗脱处理,得到一种检测阿特拉沣的传感芯片,所述传感芯片由下至上依次为玻璃基片、金膜、单分子烷基链层和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其中,步骤(1)中所述硫醇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50mmol/L,硫醇溶液的溶剂为乙醇或甲醇,溶质硫醇为烷基数目为5~17的烷基硫醇中的一种,结构式为SH(CH2)nCH3,n=5~17,所述单分子烷基链层与金膜反应形成一体,结构式为Au-(CH2)nCH3,n=5~17;
步骤(2)中所述模板分子为阿特拉沣,功能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亚甲基丁二酸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中的一种或两种,致孔剂为二氯甲烷、氯仿、乙腈、甲醇或二甲基亚砜,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引发剂为二苯甲酮或安息香丁叔醚;所述模板分子在致孔剂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0.05mol/L,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3~5∶4~12,引发剂在致孔剂中的质量浓度为1~10mg/ml;
步骤(3)中所述反应池为可透过紫外光的容器;
步骤(4)中所述洗脱剂为致孔剂和乙酸的混合物,致孔剂和乙酸的体积比为9∶1,致孔剂为二氯甲烷、氯仿、乙腈、甲醇或二甲基亚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阿特拉沣的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避光条件下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溶于致孔剂中,超声混合20~5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阿特拉沣的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交联剂和引发剂超声混合4min后通惰性气体。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阿特拉沣的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传感芯片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1)建立背景曲线:将所述传感芯片用乙醇冲洗,氮气吹干后放置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器上,调整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器的光路,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器的反应池中加入待测样品溶液使用的溶剂,扫描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角度曲线作为背景曲线,获得此时的共振角为θ0;
(2)建立标准曲线:分别向反应池中注入不同浓度的阿特拉沣标准溶液,与所述传感芯片反应30~40min,然后用溶剂替换阿特拉沣标准溶液进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度曲线扫描,获得此时的共振角为θn,θn与θ0的差值为Δθn,以Δθn为纵坐标,阿特拉沣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阿特拉沣的标准曲线,至少选取4个共振角θn;
(3)检测待测样品:首先测定所述传感芯片的背景曲线,方法同步骤(1),然后将待测样品溶液注入反应池,与所述传感芯片反应30~40min,再用待测样品溶液的溶剂替换待测样品溶液进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度曲线扫描,得到检测曲线,背景曲线和反应后测得的检测曲线对应的共振角分别为θ0′与θ1′,θ0′与θ1′的差值为Δθ′,将Δθ′与阿特拉沣标准曲线对比,得到待测样品中阿特拉沣的含量;
所述步骤(1)~(3)中使用的溶剂均为同一种溶剂,为待测样品溶液和阿特拉沣标准溶液中的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29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