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性物质监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3514.9 | 申请日: | 200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8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李元景;赵崑;阮明;张清军;彭华;贺宇;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T1/16 | 分类号: | G01T1/16;G01T1/20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胡莉莉;王忠忠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物质 监测 系统 | ||
1. 一种用于降低利用放射性物质监测系统对放射性物质进行监测时的误报警率的方法,所述放射性物质监测系统包括探测器,通过该探测器对放射性物质进行计数并根据计数产生报警,
其特征在于,在该探测器的探测表面上安装有准直栅格,用于降低由天然放射性物质所产生的计数,从而降低由天然放射性物质所引发的误报警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塑料闪烁体探测器被用作所述探测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准直栅格的栅格数根据要达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抑制效果和要达到的探测灵敏度来选择。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准直栅格的尺寸根据要达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抑制效果和要达到的探测灵敏度来选择。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金属准直栅格被用作所述准直栅格。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栅格金属为重金属。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栅格金属为铅。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栅格金属的厚度根据要达到的阻挡天然放射性物质所产生的射线的效果和要达到的探测灵敏度来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未经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35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