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3739.4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5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许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连接器 | ||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包括一个基板及一个光电转换模块,所述基板包括一个承载面及一个与承载面连接的侧面,所述承载面上开设一个第一容置槽及一个第二容置槽,所述基板内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相连通的第一光通道及一个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相连通的第二光通道;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包括一个第一耦合透镜、一个第二耦合透镜、一个固定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本体、一个发光模块及一个收光模块,所述第一耦合透镜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二耦合透镜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置槽内,所述第一耦合透镜具有一个面向所述第一光通道的第一反射面及一个与靠近所述本体的第一聚光部,所述第二耦合透镜具有一个面向所述第二光通道的第二反射面及一个靠近所述本体的第二聚光部,所述本体内开设一个第一通孔及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聚光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聚光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发光模组包括一个出光部,所述收光模组包括一个感光部,所述出光部面向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齐设置,所述感光部面向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齐设置,使得所述出光部出射的第一光信号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耦合透镜及所述第一光通道发射出去,外界入射的第二光信号依次经过所述第二光通道、所述第二耦合透镜及所述第二通孔,进入所述感光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通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及第二光通道的长度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承载面,所述第一反射面及所述第二反射面均与所述承载面呈45度夹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下表面与所述承载面接触,所述上表面还设置两个第一焊垫及两个第二焊垫,所述发光模块还包括一个面向所述上表面的第一表面,所述出光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表面上还设置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焊垫对应的第三焊垫,所述收光模组还包括一个面向所述上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感光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表面上还设置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焊垫对应的第四焊垫。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部位于所述两个第三焊垫之间,所述感光部位于所述两个第四焊垫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耦合透镜的形状相匹配,以使得所述第一耦合透镜恰好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耦合透镜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耦合透镜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包括一个面向所述第一光通道的第一斜面、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斜面及所述第一光通道之间的第一连接面、两个相对的垂直面,所述两个垂直面均位于所述第一斜面及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所述第一光通道贯穿所述侧面及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耦合透镜还包括一个面向所述本体的第一光学面、一个第二光学面及两个相互平行的梯形面,所述第一聚光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光学面上,所述第二光学面与所述第一光学面相垂直,且设置在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光通道之间,所述两个梯形面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反射面及所述第二光学面之间,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光学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接触,每个梯形面分别与对应的垂直面相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透镜还包括一个第三光学面及一个第四光学面,所述第三光学面面向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聚光部设置在所述第三光学面上,所述第四光学面位于所述第二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光通道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通道及所述第二光通道均为光纤。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通道及所述第二光通道均为光波导。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内开设相互平行的第一通光孔及第二通光孔,所述第一光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通光孔及涂布在所述第一通光孔内壁的反射物质,所述第二光通道包括所述第二通光孔及涂布在所述第二通光孔内壁的反射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37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供湍流信息的方法和超声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氮化物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及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