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型热中子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4387.4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5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祎罡;张勤俭;周合军;王永强;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3/00 | 分类号: | G01T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薛峰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热中子 探测器 | ||
1. 一种热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蜂窝结构,所述蜂窝结构由一个或多个中空正六棱柱形的蜂窝单元构成,其中每个所述蜂窝单元的管壁内侧涂覆有中子吸收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蜂窝单元的管壁电学接地;
沿每个所述蜂窝单元的中心轴线设置有阳极丝;而且
在每个所述蜂窝单元的腔室内充有正比工作气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包围在所述蜂窝结构径向外侧的支撑框架;以及
具有中央开孔的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分别邻接或邻近所述蜂窝结构的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框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蜂窝结构经由多组沿其包络圆周线方向均匀分布的弹簧连接到所述支撑框架,以保持所述蜂窝结构的空间稳定性,其中每组弹簧由至少两个沿所述支撑框架的纵向轴线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弹簧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开孔由一个正六边形孔或多个相互邻接贯通的正六边形孔构成,沿每个所述蜂窝单元的中心轴线延伸的阳极丝经过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的所述中央开孔的对应正六边形孔的中心连接到相对于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第二模板固定的电连接装置上。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比工作气体的压力范围为0.1~10大气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蜂窝单元的管壁由铝、铜或不锈钢制成。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涂覆在所述蜂窝单元的管壁内侧的中子吸收材料的厚度范围为0.1μm~4μm。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子吸收材料为含硼材料或含钆材料。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中子探测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蜂窝单元的长度为10cm~100cm,边长为2mm~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438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