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走式棉秆拔秆切碎收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4486.2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7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江;陈永生;朱德文;平英华;胡桧;曲浩丽;李瑞容;杨雅婷;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A01D4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走式棉秆拔秆 切碎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收获机械,尤其涉及一种自走式棉秆拔秆切碎收获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棉秆机械化收获方式主要可分为拔秆收获和切割收获两种。拔秆收获以申请号为200720033978.3、名称为《一种棉秆收获机》的专利技术为典型结构,首先通过拔秆机将棉秆从土中拔出并集中堆放,再由人工或机械进行捡拾收集,最后进行集中粉碎,用作生物质燃料或工业原料。由于这种收获方式工序多,所以成本较高。切割收获方式以200810057215.1、名称为 《自走式棉秆联合收割机》的中国专利为代表,与小麦收获类似,先用割刀将棉秆从根部割断,再输送至切碎机进行粉碎。由于棉秆木质纤维含量高,茎秆粗壮,切割时动力消耗大,割刀磨损严重,而且棉秆根茬被留在土壤中,不易腐烂,给下一茬作物生长带来困难。
棉秆作为优质的生物质燃料,在能源短缺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棉秆也是优质的工业原料,可用于造纸和压板等。对棉秆进行机械化收获,降低成本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不留根茬,并且收获工序简捷的自走式棉秆拔秆切碎收获机,从而为棉秆收获提供更为适用的机械。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走式棉秆拔秆切碎收获机包括安置在行走机械上的割台、切碎部件以及集料箱,所述割台安置在行走机械前端,通过输送过桥与切碎部件衔接,所述切碎部件通过输送部件与集料箱衔接;所述割台前端下部装有传动装置带动的可旋转水平拔秆辊,所述拔秆辊由截面为矩形的拔秆轴和从矩形各面分别延伸出的相邻垂直的拔秆齿条组成,所述拔秆齿条上具有间隔分布的V字形拔秆齿;所述拔秆辊后部两侧的割台底板上分别安置传动装置带动的相对旋转垂直拨禾轮,所述拨禾轮的外圆间隔分布有拨禾片,所述两拨禾轮上方分别装有由邻近拔秆辊处逐渐聚拢至输送过桥的挡板。
当行走机械前行时,拔秆齿叉入棉秆,在拔秆辊的旋转作用下,不断将棉秆从底部拔起,同时在拨禾轮的共同作用下,被拨向输送过桥方向,并在挡板的约束下,逐渐聚拢。之后由输送过桥传输到切碎部件,切碎后的棉秆通过输送部件,输送到集料箱中,从而完成棉秆的拔秆切碎收获机械化作业。
本发明固定在矩形截面上相互垂直的拔秆齿条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在水平位置拔秆齿条叉入棉秆时,垂直位置的拔秆齿条起到推抵棉秆保持其直立的作用,因此更便于被拔起,并有利于拔起后被垂直拨禾轮拨送。割台设置的挡板使得棉秆向中间聚拢,防止了棉秆被拨禾轮带入割台死角,具有不留根茬、并且收获工序简捷的优点。
本发明进一步的完善是,所述V字形拔秆齿的齿谷处具有下表面倾斜形成的刃口。这样,当叉入棉秆时,刃口可以切入秆皮,从而可以确保旋转时将棉秆拔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割台与输送过桥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拔秆辊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1中输送过桥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1中切碎部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图10为图1中输送部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
图12为图4中拔秆齿条的截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割台 2-输送过桥 3-驾驶室 4-切碎部件 5-输送部件 6-底盘 7-发动机 8-集料箱9-拔秆辊 10-垂直拨禾轮 11-挡板 12割台底板 13-第一输送辊副 14-第二输送辊副15-拔秆齿条 16-拔秆轴 17-第一下输送辊 18-第一上输送辊 19-第二下输送辊 20-第二上输送辊 21-过桥壳体 22-动刀 23-定刀 24-螺旋绞龙 25-刮板输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自走式棉秆拔秆切碎收获机基本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安置在行走机械——收获机前端的割台1、中部的切碎部件4以及后部的集料箱8。安置在行走机械前端的割台1通过输送过桥2与切碎部件4衔接,切碎部件4通过输送部件5与集料箱8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4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片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网站的会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