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芥子酰基-4-(3’-Cl-)苄基哌嗪在制药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5890.1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朱毅;曾小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大学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495 | 分类号: | A61K31/495;A61P9/14;A61P39/06;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5031 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芥子 cl 苄基 制药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合物1-芥子酰基-4-(3’-Cl-)苄基哌嗪在制药中应用。
背景技术
血管内皮不仅是血管的屏障,而且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通过产生和释放各种活性物质,维持正常血管功能和血液流动状态。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可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进而发生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从而引起多种血管性疾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多种血管性疾病的主要环节,防治血管性疾病的关键是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因此,研发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药物成为治疗血管性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上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药物有以下几类:(一)维生素类,维生素C和E叶酸;(二)ACE抑制剂,沙坦类药物;(三)其他,胰岛素增敏剂以及雌激素等。研究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药物与内皮的损伤机制密切相关,针对内皮细胞损伤的不同环节进行的药物研究也在进行中,包括抑制黏附分子生成和释放、拮抗黏附分子作用的药物等等,都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但是目前还没有直接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药物,本发明中的1-芥子酰基-4-(3’-Cl-)苄基哌嗪同时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和拮抗黏附分子等作用,可能成为有效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新型药物,用于治疗血管性疾病。
中国专利201010112900.7已经公开1-芥子酰基-4-(3’-Cl-)苄基哌嗪的制备,但尚未对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作介绍,其它文献也未见报道。
芥子酰基-4-(3’-Cl-)苄基哌嗪结构式为:
分子式为C22H25ClN2O4,熔点为184-186,分子量为416.90,为白色鳞片状晶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1-芥子酰基-4-(3’-Cl-)苄基哌嗪在制药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制备治疗血管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多种经典的细胞和动物模型,观察该化合物具有抑制TNF-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和总活性氧,抑制TNF-α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的NF-κB核转位,抑制TNF-α上调血管内皮细胞ICAM-1 和 VCAM-1的表达(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抑制TNF-α诱导的单核细胞的粘附,抑制C57小鼠主动脉内膜ICAM-1的表达。证明该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黏附等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效果:1-芥子酰基-4-(3’-Cl-)苄基哌嗪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直接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治疗血管性疾病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表示SA9抑制TNF-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图中x轴表示血管内皮细胞经过不同处理的四个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Ctrl),只加SA9的血管内皮细胞组(SA9),加入刺激因子TNF-α的血管内皮细胞组(TNF-α),加入SA9和刺激因子TNF-α的血管内皮细胞组(SA9+TNF-α),y轴表示四组细胞经过荧光探针二氢乙啶(Dihydroethidium,DHE)标记后在485/620波长荧光酶标仪测定的荧光强度。结果显示,TNF-α使血管内皮细胞超氧阴离子产生增加,SA9抑制TNF-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增加的作用。*说明TNF-α组与Ctrl组比较,p< 0.05,差异显著,#说明SA9+TNF-α组与TNF-α组比较,p< 0.05,差异显著。实验重复3次以上。
图2表示SA9抑制TNF-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总活性氧。图中x轴表示血管内皮细胞经过不同处理的四个组,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血管内皮细胞对照组(Ctrl),只加SA9的血管内皮细胞组(SA9),加入刺激因子TNF-α的血管内皮细胞组(TNF-α),加入SA9和刺激因子TNF-α的血管内皮细胞组(SA9+TNF-α),y轴表示四组细胞经过荧光探针二氯二氢荧光黄双乙酸钠(2',7'-dichlo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标记后在485/528波长荧光酶标仪测定的荧光强度。结果显示,TNF-α使血管内皮细胞总活性氧产生增加,SA9抑制TNF-α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总活性氧增加的作用。**说明TNF-α组与Ctrl组比较,p< 0.01,差异极显著,#说明SA9+TNF-α组与TNF-α组比较,p< 0.05,差异显著。实验重复3次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大学医学院,未经汕头大学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5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式太阳能隔热保温聚酯棉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快速预制T型梁生产台座
- N<SUB>1</SUB>,N<SUB>3</SUB>-二取代噻吩并[3,2-e][2,1,3]噻二嗪-2,2,4-三酮类衍生物与应用
- N<SUB>1</SUB>,N<SUB>3</SUB>-二取代-7-甲基吡唑[4,5-e][2,1,3]噻二嗪-2,2,4-三酮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双呋喃二氢沉香呋喃醚类化合物及用于制备杀虫剂的应用
- 一种烷基多苄基甲苯或烷基二苄基甲苯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苄基-1H-吡唑、苄基-1H-吡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4-(N,N-二取代)呋喃-2(5H)-酮类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N-苄基-4-哌啶甲醛的合成方法
- 高迁移稳定性的硫杂蒽酮光引发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一种硫杂蒽酮可见光引发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以苄基甲苯和(甲苄基)二甲苯为主要成分的介电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