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光纤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传递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6008.5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恒飞;全治科;应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0/12 | 分类号: | H04B10/12;G02B6/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耦合 模式 偏振 色散 传递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全光纤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传递系统,包括单模光纤、N段保偏光纤及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模光纤、N段保偏光纤及光纤连接器串行熔接在一起;
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全光纤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传递系统,其中导入/导出端都采用一段小于0.5米的单模光纤,提供精确的耦合。
3.据权利要求2的全光纤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传递系统,在保证耦合的情况下,单模光纤应尽量的短。
4.据权利要求2的全光纤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传递系统,其中所述单模光纤与保偏光纤数值孔径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全光纤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传递系统,N段保偏光纤提供模拟偏振模色散值,根据所需的偏振模色散值和保偏光纤的拍长来确定N的大小及每段保偏光纤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全光纤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传递系统,其中N大于15,使得所述传递系统模拟出的偏振模色散与光纤的相似。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全光纤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传递系统,其中所述光纤连接器为FC/APC光纤连接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的全光纤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传递系统,所述传递系统两端选用反射小、性能好的FC/APC斜接头光纤连接器输入/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的全光纤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传递系统,其中所述光纤之间的连接使用光纤熔接机焊接。
10.全光纤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传递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全光纤结构,并采用FC/APC标准光纤连接器形式输入输出;
两端采用小于0.5米,并且和保偏光纤数值孔径匹配的单模光纤提供耦合;
采用N段2cm~5cm长的保偏光纤按特定角度熔接在一起模拟网纤网络中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其中N为大于15的自然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光纤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传递方法,其中所述2cm~5cm长的N段保偏光纤串行熔接在一起来模拟耦合模式偏振模色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60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遮阳低辐射玻璃窗
- 下一篇:一种喷涂型聚脲弹性体防根茎穿刺材料及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