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流速度测量观察窗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7116.4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9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顾振华;刘润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1/02 | 分类号: | G01P1/02;G01P5/2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流 速度 测量 观察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观察窗设备,尤其是可便于观察流体输送设备测量水流速度的观察窗。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程应用中,为了满足工艺的要求,需要将液体物料沿着管路从一个位置输送到另一个位置,为输送物料提供能量的机械装置通常有泵、推进器等流体输送设备,这些设备在管路的运输中广泛使用,从而能起到控制与推进管路中的水流速度作用。
为了提高流体输送设备的工作性能和工作效率,通常需要测量其管路进口处的截面水流速度,观察进口处附近的空泡情况,根据其测试参数和空泡的情况从而能确定该设备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的水流速度测量观察窗,如图1所示,通过钢板连接成矩形箱体101,其左右两端安装护栏板105,所述箱体101的前后两侧面与底面分别开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安装透明玻璃102,所述矩形孔的上、下沿口与箱体101之间保持间隔距离,保证箱体101的强度;所述箱体101顶部开口处安装流体输送设备104,所述流体输送设备104管道进口的凸台面103通过紧固件与箱体101连接。见图2,为了测量管道进口B-B截面处(即箱体101与流体输送设备104的交界处)的水流速度,并观察附近的空泡情况,由于B-B截面位于透明玻璃102的上方,流体输送设备104在测量过程中,通过激光束测量流体输送设备104管道口的水流速度,激光束不能垂直于管道口于B-B截面处的水流,也就不能准确测量喷水推进装置管道进口B-B截面处的水流速度,观察人员通过透明玻璃102观察B-B截面时,视线与B-B截面也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存在一定的角度,不利于管道接口附近空泡情况的观察。通常只能准确测量C-C截面处的水流速度再估算B-B截面处的水流速度,由于通过估算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无法正确测量B-B截面处的水流速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观察窗无法正确测量流体输送设备管路进口处的水流速度、与观察管道进口处的空泡现象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造方便的水流速度测量观察窗,从而能快速方便准确的测量出管道进口处的截面流速,并观察管道口的空泡情况。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流速度测量观察窗,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端安装护栏板,所述箱体的两侧面与底面分别开有矩形孔,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开口端,所述矩形孔内安装透明玻璃,所述矩形孔的上、下沿口与箱体之间保持间隔距离,所述箱体顶部开口端安装流体输送设备,所述开口端处设置有凹形连接件,所述凹形连接件的第一法兰面与箱体开口处法兰面固连,所述凹形连接件的第二法兰面与流体输送设备的管道进口的凸台面固连。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流体输送设备可以采用水泵或喷水推进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位于箱体的进口端设置凹形连接件,解决了测量装置在测量管道进口处的水流速度时,测量装置的管道进口能完全落在玻璃垂直观察区内。测量时测量装置的激光束能垂直于管道进口处水流,从而能准确测量出喷水推进装置管道进口处的水流速度,方便管道进口附近空泡情况的观察。
(2)凹形连接件为一整体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D-D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水流速度测量观察窗,如图3和图4所示,当应用于喷水推进装置测量水流速度时,包括由钢板连接成形的矩形箱体101,箱体101内有稳定流速的水流经过,箱体101两端安装护栏板105,箱体101的两侧面与底面分别开有矩形孔,箱体101顶部设置有开口端,矩形孔内安装透明玻璃102,为了保证试验观察窗的强度,矩形孔的上、下沿口与箱体101之间保持间隔距离;箱体101顶部开口端处安装喷水推进装置6,其开口端处设置有凹形连接件5,凹形连接件5的第一法兰面5-1与箱体101开口端处得的法兰面通过螺钉固连,凹形连接件5的第二法兰面5-2与喷水推进装置6管道进口的凸台面103通过螺钉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7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链牵引机械专用机械软起动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纬管拔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