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易腐垃圾的好氧堆肥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57350.7 申请日: 2011-12-31
公开(公告)号: CN102515907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7
发明(设计)人: 杨章印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C05F17/00 分类号: C05F17/00
代理公司: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 44227 代理人: 范钦正
地址: 510170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有机 垃圾 堆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垃圾的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有机易腐垃圾的好氧堆肥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世界面临的三大问题:食物问题、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可以说,这三大问题的解决都与微生物有关,就饲料来说,随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保证家畜必需的蛋白饲料越来越缺乏,需要解决我国饲料蛋白质严重不足的现状,积极利用再生资源,利用各种农副产品加工的废料生产饲料蛋白,是一条重要途径。据有关方面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纤维素资源1000亿吨,我国约有50亿吨,其中农作物秸秆(表秸、稻草、玉米秸等)就达5亿吨左右。这些农作物秸秆能用于青贮饲料的是少数,大多数用作燃料和肥料,即使作为饲料的一小部分也多采用传统的直接饲喂方法,消化利用率很低。若将秸秆进行微生物处理,或理化处理,或综合处理,则可大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率。其中,微生物处理技术,特别引人注目,全世界都在努力探索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很大进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机易腐垃圾的好氧堆肥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有以下步骤:

A、破碎混均

将约10t一车的易腐垃圾在3-5小时内破碎至能过1.2cm×1.2cm的筛目,然后进入好氧发酵仓,并向好氧发酵仓中添加EM(有益微生物群)菌种,充分混匀,调节易腐垃圾的碳氮比在25~35:1,含水率为50~70%重量百分比;

B、成堆

以A步骤得到每两车混匀后的易腐垃圾为一堆体单位,在堆体内均匀分布4~8条强制通气管,所述堆体高度小于2米,底宽小于5米,堆体表面履盖10~20cm筛上料或半熟料,通气管与通气设备相通,堆体内设有温度计;

C、第一腐熟期

B步骤成堆后的易腐垃圾在10~15天内为第一腐熟期,此期间每天上、下午各检测堆体温度一次;所述堆体温度至60°前,每天通气两次,每次约30分钟,堆体温度在60°~75°通气时间延长至30~50分钟,控制堆体含水率50~70%重量百分比;

D、翻堆

成堆10~15天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后堆休表面不需要再履盖上筛物,调节含水率50~70%重量百分比;

E、第二腐熟期

第一次翻堆后15~20天为第二腐熟期,此期间每天上、下午各检测堆体温度一次,通过长时间通气或2~3天翻堆一次,以作控制堆体温度小于75°,前10天通过补水控制含水率50~60%,10天后只通气不补水;

F、筛分

第二腐熟期的堆体经1.2cm×1.2cm的筛网,分出上筛物和下筛物,上筛物用于堆体履盖或作添加料,下筛物进入后腐熟期;

G、后腐熟期

下筛物进入后腐熟期,后腐熟期小于30天,最后得到符合《城镇垃圾农用标准》(GB8172-87)的堆肥产品。

以下,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易腐垃圾,通过堆肥翻料等简单手段将易腐垃圾分解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初肥,因为适当的通气、翻堆时间及二段腐熟期,堆肥过程没有臭味没有苍蝇,便于推广及应用。

实施例1

A、破碎混均

将约10t一车的易腐垃圾在3小时内破碎至能过1.2cm×1.2cm的筛目,然后进入好氧发酵仓,并向好氧发酵仓中添加广州益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EM-1型菌种,充分混匀,调节易腐垃圾的碳氮比在25:1,含水率为50%重量百分比;

B、成堆

以A步骤得到每两车混匀后的易腐垃圾为一堆体单位,在堆体内均匀分布4条强制通气管,所述堆体高度小于2米,底宽小于5米,堆体表面履盖10cm半熟料,通气管与通气设备相通,堆体内设有温度计;

C、第一腐熟期

B步骤成堆后的易腐垃圾在10天内为第一腐熟期,此期间每天上、下午各检测堆体温度一次;所述堆体温度至60°前,每天通气两次,每次约30分钟,堆体温度在60°通气时间延长至30分钟,控制堆体含水率50%重量百分比;

D、翻堆

成堆10天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后堆休表面不需要再履盖上筛物,调节含水率50%重量百分比;

E、第二腐熟期

第一次翻堆后15天为第二腐熟期,此期间每天上、下午各检测堆体温度一次,通过长时间通气,以作控制堆体温度小于75°,前10天通过补水控制含水率50%,10天后只通气不补水;

F、筛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7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