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软袋手动灌装设备及利用该设备灌装输液软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8559.5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0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徐世兰;陈定忠;刘小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04 | 分类号: | B65B3/04;B65B3/30;B65B37/00;B65B39/00;B65B57/1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韩洋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手动 灌装 设备 利用 方法 | ||
1.一种输液软袋手动灌装设备,包括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上设置有出液嘴(1),所述出液嘴(1)上设置有阀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装置包括一个进液管路(3)、以及至少两个与进液管路(3)连通的出液支路(4),所述各出液支路(4)与进液管路(3)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流量计(5),所述各流量计(5)均与PLC控制器(10)相连,所述PLC控制器(10)与阀门(2)相连,所述各出液支路(4)上均连通有至少一个出液嘴(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软袋手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5)为转轮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软袋手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流量计上设置有计数器,所述计数器与PLC控制器(1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软袋手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2)为气动隔膜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输液软袋手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出液支路(4)上均连通有多个出液嘴(1),所述位于同一出液支路(4)上的多个出液嘴(1)上的阀门(2)交替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液软袋手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器(10)连接有按钮(7),所述PLC控制器(10)上设置有暂停模块,所述按钮(7)与暂停模块连接,所述暂停模块与各阀门(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软袋手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装置设置在防护罩(6)内,所述防护罩(6)包括至少一个操作面板,所述出液嘴(1)由操作面板的内部向外伸出,所述按钮(7)的数量与操作面板的数量相适配,所述按钮(7)设置在操作面板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液软袋手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6)包括第一操作面板(6a)和第二操作面板(6b),所述第一操作面板(6a)与第二操作面板(6b)分别设置于防护罩(6)的两侧,所述出液支路(4)包括第一出液支路(4a)和第二出液支路(4b),所述第一出液支路(4a)上设置有第一出液嘴(1a)和第二出液嘴(1b),所述第一出液嘴(1a)和第二出液嘴(1b)设置在第一操作面板(6a)上,所述第二出液支路(4b)上设置有第三出液嘴(1c)和第四出液嘴(1d),所述第三出液嘴(1c)和第四出液嘴(1d)设置在第二操作面板(6b)上,所述第一出液嘴(1a)上的阀门(2)和第二出液嘴(1b)上的阀门(2)交替开启;所述第三出液嘴(1c)上的阀门(2)和第四出液嘴(1d)上的阀门(2)交替开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液软袋手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面板(6a)和第二操作面板(6b)上均设置有积液槽(8),所述积液槽(8)设置在出液嘴(1)的下方,所述积液槽(8)底部设置有排液口(9)。
10.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软袋手动灌装设备进行灌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人工将预制好的输液软袋安装入任一未安装有输液软袋的出液嘴(1)上;
b、向PLC控制器(10)发出指令,开启其一出液嘴(1)的阀门(2),并按预设计量进行灌装;
c、在该出液嘴(1)进行灌装的过程中,人工将另一预制好的输液软袋,装入位于同一操作面板的另一个出液嘴(1)上;
d、待上一出液嘴(1)灌装完成以后,PLC控制器(10)发出指令,开启装好输液软袋的出液嘴(1)的阀门(2);
e、待任一输液软袋灌装完成后,将该输液软袋卸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青山利康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855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工业废渣余热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碳化锆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