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扩散器壳体的轮廓度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8738.9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曹一枢;黄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0 | 分类号: | G01B5/2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顾朝瑞 |
地址: | 214145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废气 再循环 冷却系统 扩散器 壳体 轮廓 度检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零部件的加工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扩散器壳体的轮廓度检具。
背景技术
汽车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扩散器其作用是将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传送到冷却过滤系统,再将冷却过滤后的气体输送回发动机,从而有效降低汽车废气排放量、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其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因此对其制造精度、安装精度要求极高,故需对其壳体轮廓度进行检测。以往多是通过三坐标机对其轮廓度进行检测,其检测繁琐,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汽车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扩散器壳体的轮廓度检具,其结构简单,能快速对壳体进行轮廓度的检测,检测方便。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定位销,其还包括轮廓度检测卡板和壳体压紧装置,所述轮廓度检测卡板的检测面轮廓与待检测壳体的理论型面一致、并保证所述检测面与所述理论型面距离为测量基准值,所述壳体压紧装置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轮廓度检测卡板包括壳体外轮廓检测卡板与端口平面检测卡板;所述壳体外轮廓检测卡板的安装端通过转动销安装于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基座;所述壳体外轮廓检测卡板包括检测卡板一、检测卡板二和检测卡板三,所述检测卡板一安装方向与待测壳体小圆口方向垂直,所述检测卡板二沿待测壳体的直径方向安装,所述检测卡板三的安装方向与所述检测卡板二的安装方向垂直;待测壳体装夹检测时,所述检测卡一和检测卡板二的的固定端通过蝶形螺栓锁紧于支座,所述支座安装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端口平面检测卡板安装于所述固定板的工件小圆口定位台阶面处;所述壳体压紧装置包括大力夹,所述大力夹通过大力夹座安装于所述基座。
采用本发明的轮廓度检具,其有益效果在于:其检测快速方便,其通过定位销与小圆口定位板定位待测壳体,通过大力夹装置压紧待测壳体,设置的轮廓度检测卡板检测面轮廓与待检测壳体的理论型面一致、并保证所述检测面与所述理论型面距离为测量基准值,采用止通规进行轮廓度检测卡板与待测壳体外轮廓型面之间的距离即能完成检测,其检测快速、检测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汽车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扩散器壳体的轮廓度检具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汽车废气再循环冷却系统扩散器壳体的轮廓度检具轴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和图2,本发明轮廓度检具包括基座1,基座1上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上安装有定位销10,其还包括轮廓度检测卡板和壳体压紧装置,轮廓度检测卡板的检测面轮廓与待检测壳体的理论型面一致、并保证所述检测面与所述理论型面距离为测量基准值,壳体压紧装置安装于基座1上。轮廓度检测卡板包括壳体外轮廓检测卡板与端口平面检测卡板6,外轮廓检测卡板的安装端通过转动销7安装于固定座8,固定座8安装于基座1。外轮廓检测卡板包括检测卡板一5、检测卡板二4和检测卡板三3,检测卡板一5安装方向与待测壳体小圆口方向垂直,检测卡板二4沿待测壳体的直径方向安装,检测卡板三3的安装方向与检测卡板二4的安装方向垂直;待测壳体装夹检测时,检测卡一5和检测卡板二4的的固定端通过蝶形螺栓16锁紧于支座9,支座9安装于固定板2;端口平面检测卡板6安装于固定板2的工件小圆口定位台阶面17处;壳体压紧装置包括大力夹14,大力夹14通过大力夹座13安装于所述基座。图1中,11为垫圈,12为基准套,15为把手。
检测时,将待测壳体放置于固定板2上、由定位销10与定位板(件6)定位,大力夹14向下将待测壳体压紧于固定板2,将检测卡板一5、检测卡板二4和检测卡板三3放下,且通过蝶形螺栓16将检测卡板一5和检测卡板二4分别锁紧于支座9,其中卡板三3被基准磁铁18吸附定位。然后用止通规伸入待测壳体表面与三个检测卡板的检测面之间,止通规的通端能插入则轮廓度合格,止通规的止端能插入则不合格,再用间隙尺检测端口平面检测卡板6与壳体小圆口端面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87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磷生铁浇铸炭块冷却装置
- 下一篇:多压缩机并联机组均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