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膜饲用复合油脂乳化剂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9227.9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1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浙烽;余荣;陈强;徐二华;徐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1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膜 复合 油脂 乳化剂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饲料添加剂,具体是指一种包膜饲用复合油脂乳化剂及其制备工艺。
2、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养殖的飞速发展,畜禽的生长性能在养殖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其对营养物质尤其是能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脂肪作为高能量的饲料原料,常常用于畜禽日粮中以提高日粮能量。但是,幼龄动物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内源性的胆汁酸盐和脂肪酶分泌不足,很难对饲料中的脂肪进行充分乳化,这极大地限制了油脂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必须外源添加提高脂肪利用率的物质。在饲料中添加乳化剂,可提高动物对脂肪的消化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现有阶段使用的乳化剂有数十种,但是用于食品和饲料工业上的主要有:磷脂类、脂肪酸酯和糖苷酯类,饲料上也使用胆汁酸盐类乳化剂(该种乳化剂没有被收录于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目录)。磷酯类乳化剂因其水溶性好,乳化效果较好、防止氧化、降低粘度等功能而广泛应用,是一种天然的促进动物健康的物质。但由于磷脂本身是一种油脂,量大时,本身吸收就很有问题;磷脂在肠道中本身不具备生物活性,需转化成溶血卵磷脂才能发挥作用,其转化效率尚不能确定。并且磷脂在超过55℃时会失活,因此不能用于制粒和膨化等高温处理。另外,卵磷脂与胰液中的磷酸酯酶A起作用而转化为溶血卵磷脂,但返流入胃后可造成胃粘膜屏障的损害,若直接在饲料中添加溶血卵磷脂,将会直接对胃粘膜屏障造成严重的损伤(如胃溃疡等)。胆汁酸盐作为动物肝脏分泌的天然乳化剂,能够将进入消化道的油脂乳化成乳糜微粒,从而同脂肪酶接触酶解,进入动物血液吸收利用。但有研究表明,长期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盐,会影响通过肠肝循环影响内源性胆汁酸盐和胰脂肪酶的分泌,引起了胆汁酸盐和胰脂肪酶的反馈抑制,导致油脂的消化机能迅速下降。
本发明立足于食品添加剂中乳化剂的行业规范,针对目前畜禽养殖中常用乳化剂的不足,采用两种以上食品乳化剂成分按一定比例配伍,结合特殊的包被工艺制备而成,适合于畜禽消化特点,效果确切,使用方便的新型食品级乳化剂。
复合型乳化剂的特点是来源于4种高低不同HLB值的食品乳化剂,多种成分复合对饲料中常用的植物性油脂,动物性油脂都有非常好的乳化效果,乳化稳定性强,可长时间保持不破乳;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不会影响动物自身的胆汁酸盐和胰脂肪酶的分泌,与内源性胆汁酸盐具有协同作用;能耐高温处理,适合饲料的制粒加工。
3、发明内容
本发明开发出了一种复合型的包膜糖苷类乳化剂,所有乳化剂原料成分均来源于食品乳化剂,具有高效、安全的特点,彻底解决了磷脂类和胆汁酸盐类乳化剂所存在的不足和安全性问题,能够满足饲料中常用的各种油脂的乳化;该复合乳化剂可直接添加或制备成乳化油添加到动物饲料中,提高动物对饲料中油脂的消化利用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包膜饲用复合油脂乳化剂,各组分所占原料配比为:单硬脂酸甘油酯10~30%,蔗糖单月桂酸酯10~3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5~20%,甘油单月桂酸酯5~10%,聚乙二醇20~50%,二氧化硅20~50%;其制备方法是:第一步,将高HLB值原料(蔗糖单月桂酸酯和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100~180℃加热融化,之后60~80℃保温;第二步,加入二氧化硅吸附成细小颗粒;第三步,用有机溶剂溶解低HLB值原料(单硬脂酸甘油酯和甘油单月桂酸酯)和聚乙二醇,使用底喷流化床把上述溶液均匀喷涂在细小颗粒上,流速0.1~3L/min,进风温度45~60℃,喷涂时间3~4h,即为成品。成品95%通过30目分析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选择4种高低不同HLB值的食品乳化剂,经过科学配伍而成,适合于饲料中植物油、动物油和混合油的乳化,乳化效果稳定,可长时间保持不破乳;经包膜加工后,四种乳化剂成分均能耐受高温处理,适合饲料的制粒加工。
附图说明:
附图1本发明的包膜饲用复合油脂乳化剂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原料来源均为食品级。
实施例1
(1)称量各原料:
单硬脂酸甘油酯100g
蔗糖单月桂酸酯150g
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100g
甘油单月桂酸酯100g
聚乙二醇250g
二氧化硅300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敏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治疗疥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