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周期图的无线信号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9578.X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1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韬韬;张文逸;孙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R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周期 无线 信号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周期图的无线麦克风信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M段频域信号,通过对频域信号预处理及移位处理后,得到移位向量,估计移位向量的均值与协方差矩阵,找出所述向量的最大值点或其附近的较大值点,以其为中心左右各取若干点,组成信息向量
计算获得所述信息向量的判决统计量Tp,通过预定方法模拟或计算获得门限值γ,根据所述判决统计量Tp与所述门限值γ的比较结果判决获得的M段频域信号是否为无线麦克风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M段频域信号包括通过离散傅里叶变换或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将检测所需的M段不重叠或部分重叠的时域数字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频域信号预处理包括:计算获得M段待检测频域信号的周期图,再对M段周期图取平均值,并对所述平均值进行消除频偏的预处理。对所述平均值进行消除频偏的预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M段周期图的平均值估计出噪声方差,并找出所述平均值中最大的两个元素;
步骤2:将步骤1中得到的最大的两个元素代入到理论均值表达式中获得待检测信号的频偏;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频偏估计值代入到理论均值表达式中估计出待检测信号的信噪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消除频偏预处理中,对噪声方差σ2的估计包括以下方法:
利用仪器(如频谱分析仪)进行测量,即选择一段只有噪声的频段测量出当前噪声的功率;或者
根据得到的周期图,选择一段只有噪声的频段,利用中位数、取均值等方法估计出噪声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消除频偏预处理中,对信噪比的估计包括以下方法:
利用仪器(如频谱分析仪)测量出一定带宽下信号加噪声的总功率,同时再测出噪声的功率,进而可以估计出信噪比;或者
根据得到的周期图,选择一段只有噪声的频段,利用中位数、取均值等方法估计出噪声功率,再用类似方法估计出一定带宽下信号的总功率,进而可以估计出信噪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移位处理完成对预处理后周期图的平均值进行移位并组成移位向量;根据得到的噪声方差和信噪比估计值、M以及信号频域样本的长度计算出移位向量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并找出移位向量中的最大值点或其附近的较大值点,并以其为中心左右各取若干个点,组成信息向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获得判决统计量Tp包括利用判决理论,计算获得判决统计量,通过预定方法模拟或计算获得门限值γ,根据Tp与γ的比较结果给出判决,即如果Tp≤γ,则为窄带干扰,否则为无线麦克风信号。
8.一种基于周期图的无线麦克风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天线模块、低噪声放大器、带通滤波器、下变频至中频或基带模块、低通滤波器、增益控制器、模数转换器和时域信号预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天线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低噪声放大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低噪声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带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带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下变频至中频或基带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下变频至中频或基带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低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低通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增益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增益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模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模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时域信号预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为甚高频和特高频频段接收天线,所述下变频至中频或基带模块包括根据要检测的电视频段设置本振的频率,通过正交下变频器将信号下变频至中频或基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器的带宽需大于或等于一个电视频段带宽的一半,所述增益控制器包括根据模数转换器所需的电压或电流能手动或自动调整输出电压值或电流值,所述时域信号预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可编程芯片或软件实现两大功能:一是对IQ两路信号的接收、下采样、下变频、合并以及存储等处理;二是为其他模块如本振、模数转换器、USB芯片等提供所需的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57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