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增效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9975.7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黄育苗;孟巨光;李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3/37 | 分类号: | C11D3/37;C08F283/06;C08F220/06;C08F220/18;C08F212/08;C08F226/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 浓缩 增效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学中功能高分子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增效剂和含有该增效剂的洗涤剂添加剂及洗涤剂。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无磷化、浓缩化、液体化已成为目前洗涤剂发展的主流方向,但目前仍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无磷洗涤剂在去污和抗灰分沉积方面的表现较差,需要借助更高效的洗涤增效剂来促进其发展;浓缩洗涤剂也对高效洗涤增效剂有较大需求,特别是浓缩液体洗涤剂,对洗涤增效剂具有更高要求;同时,液体洗涤剂在去污和抗再沉积方面与粉状洗涤剂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依靠洗涤增效剂进一步提升性能。
聚羧酸盐用于洗涤增效剂方面的研究已开展多年。当用量大于2%时,主要起螯合钙镁离子和分散污渍的作用,从而提高去污力和抗再沉积性能;当用量为1%左右时,主要起抑制晶体生长和分散污渍的作用,从而提高抗再沉积性能。
CN100564504C描述了一种由含有烯化亚胺类不饱和单体及其他单体的单体组分共聚而制得的共聚物用作洗涤剂增效助剂,该共聚物显示良好的洗涤增效作用,可以显著提高洗涤剂的去污力和抗再污染性,但该共聚物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在洗涤剂中的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
CN102002445A描述了一种洗衣粉及皂粉降粘增效剂,但洗衣粉降粘增效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洗衣粉喷粉料浆的粘度,其次才是提高去污力和抗再沉积性能,而洗衣液增效剂主要是提高去污力和抗再沉积性能,同时要求与配方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会导致配方出现混浊现象。
现有技术制备的洗涤增效剂对粉状洗涤剂和液体洗涤剂都具有一定的洗涤增效作用,但这些洗涤增效剂加入洗衣液时,大多数都会出现混浊现象,在浓缩洗衣液中更容易出现混浊现象,而且这些洗涤增效剂对大多数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配方的洗涤增效作用不够突出。此外,目前市场上采用的洗涤增效剂普遍存在成本高、在洗衣液或浓缩洗衣液中稳定性不佳等问题,有待升级技术提高产品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增效剂,该增效剂可以显著提高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的去污力和抗再沉积性能,并有助于提高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的贮存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较低的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增效剂在含有该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增效剂的添加剂和含有该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增效剂的洗涤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增效剂,其为以下单体在聚合助剂作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聚合而成的共聚物:
a)1-99%含羧基不饱和单体和/或其盐,
b)1-80%含聚醚链段不饱和单体,
c)0-70%含疏水基不饱和单体,
d)0-50%酸性易溶的水溶性不饱和单体,
其中各单体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上述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增效剂中,其优选为以下单体在聚合助剂作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聚合而成的共聚物:
a)2-95%含羧基不饱和单体和/或其盐,
b)2-70%含聚醚链段不饱和单体,
c)0.5-60%含疏水基不饱和单体,
d)0-40%酸性易溶的水溶性不饱和单体,
或上述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增效剂中,其优选为以下单体在聚合助剂作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聚合而成的共聚物:
a)1-99%含羧基不饱和单体和/或其盐,
b)1-80%含聚醚链段不饱和单体,
c)0-70%含疏水基不饱和单体,
d)1-50%酸性易溶的水溶性不饱和单体,
其中各单体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上述洗衣液及浓缩洗衣液增效剂中,其最好为以下单体在聚合助剂作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聚合而成的共聚物:
a)30-70%含羧基不饱和单体和/或其盐,
b)10-40%含聚醚链段不饱和单体,
c)20-50%含疏水基不饱和单体,
d)2-30%酸性易溶的水溶性不饱和单体,
其中各单体的重量百分含量之和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快速遗传转化方法
- 下一篇:X形件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