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像超大压缩传输方法及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60855.9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周诠;李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2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杨春颖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像 超大 压缩 传输 方法 系统 | ||
1.图像超大压缩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需要发送的原灰度图像A确定K个类噪声图像B0i(i=1,...K),类噪声图像B0i与原灰度图像A大小相同,其中,所述K为正整数,所述原灰度图像A的大小为M行、N列、Q比特量化,总比特数为MNQ;
(2)对原灰度图像A分别进行K个非线性映射FAi(i=1,...,K),变换为K幅映射图像Bi(i=1,...K),Bi(i=1,...K)对应的原图像为B0i(i=1,...K);计算K幅映射图像Bi与类噪声图像B0i的峰值信噪比PSNR,选出峰值信噪比PSNR最大值对应的类噪声图像B0j以及非线性映射FAj;
(3)根据所需的压缩比R对类噪声图像B0j以及非线性变换FAj的参数信息进行编码,然后传输到接收端;
(4)接收端把数据接收后,提取出其中的参数,通过译码处理得到映射图像B0j;
(5)对类噪声图像B0j进行逆映射,得到原灰度图像A,对灰度图像A进行数据格式变换,得到用户希望的各种格式的图像。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超大压缩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确定类噪声图像B0i的方法如下:
根据原始图像A大小,选择相同大小的类噪声图像,类噪声图像大小为M行、N列、Q比特量化,总比特数为MNQ;类噪声图像的灰度值Gi为介于0到2Q-1之间的正整数,压缩比R为MNQ/Cdata,Cdata为类噪声图像传输所需参数的总比特数。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超大压缩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非线性映射FAi(i=1,...K)为K个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每个多层前馈神经网络的网络结构为N1-N2-N3,N1为输入层节点数,N2为中间层节点数,N3为输出层节点数,选择K类图像Pi(i=1,...K),Pi与原始图像A同大小,每类图像对应一个目标图像B0i(i=1,...K),采用反向传播BP类算法对K个神经网络分别进行学习,每类图像得到一个与目标图像B0i相类似的图像Bi(i=1,...K),事先设定B0i与Bi之间的峰值信噪比PSNR或最小均方误差MSE,当PSNR或MSE满足要求时,算法结束,形成K套神经网络权值Wi(i=1,...K),最小均方误差MSE与PSNR的关系如下:
Q为原始图像A的量化比特;当输入原灰度图像A时,K个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按照上述K套权值Wi(i=1,...K)进行非线性映射,得出K个不同的映射图像,选出其中峰值信噪比PSNR最大者作为最终的非线性映射FAj。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08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