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扎来普隆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61010.1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其胜;张勇;尹群;孙鹏;朱学娟;李保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朋飞;张庆敏 |
地址: | 23303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扎来普隆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扎来普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3-氨基苯乙酮与醋酸及乙酸酐反应,制得3-(N-乙酰基)氨基苯乙酮;
(2)将制得的3-(N-乙酰基)氨基苯乙酮与碘乙烷反应,制得3-(N-乙基-N-乙酰氨基)苯乙酮;
(3)将制得的3-(N-乙基-N-乙酰氨基)苯乙酮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反应,制得N-[3-(3-二甲胺基-1-氧-2-丙烯基-苯基)]-N-乙基乙酰胺;
(4)将制得的N-[3-(3-二甲胺基-1-氧-2-丙烯基-苯基)]-N-乙基乙酰胺与3-氨基吡唑-4-腈反应,制得扎来普隆粗品,精制,得扎来普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3-氨基苯乙酮、醋酸及乙酸酐混合均匀室温下反应0.5~1小时,产物冷却至0~3℃结晶,得3-(N-乙酰基)氨基苯乙酮;
其中,3-氨基苯乙酮、醋酸及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2)∶(2~2.5)∶(1~1.5)。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以丙酮为溶剂,溶解3-(N-乙酰基)氨基苯乙酮及碘乙烷,调节混合液pH值为7~8,回流下反应,反应结束后以二氯甲烷提取产物,得到3-(N-乙基-N-乙酰氨基)苯乙酮;
其中,3-(N-乙酰基)氨基苯乙酮与碘乙烷的摩尔比为(1~1.5)∶(2~2.5);所述溶剂的用量为3-(N-乙酰基)氨基苯乙酮与碘乙烷总重量的3~4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3-(N-乙基-N-乙酰氨基)苯乙酮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混合均匀,回流5~6小时,制得N-[3-(3-二甲胺基-1-氧-2-丙烯基-苯基)]-N-乙基乙酰胺;
其中3-(N-乙基-N-乙酰氨基)苯乙酮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的摩尔比为(1~1.5)∶(1.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将N-[3-(3-二甲胺基-1-氧-2-丙烯基-苯基)]-N-乙基乙酰胺及3-氨基吡唑-4-腈溶解于30~35%的醋酸溶液中,回流5~6小时,产物冷却至0~2℃结晶,得扎来普隆;
其中,N-[3-(3-二甲胺基-1-氧-2-丙烯基-苯基)]-N-乙基乙酰胺与3-氨基吡唑-4-腈的摩尔比为(0.8~1)∶(0.6~0.75);醋酸溶液的用量为N-[3-(3-二甲胺基-1-氧-2-丙烯基-苯基)]-N-乙基乙酰胺与3-氨基吡唑-4-腈总重量的6~8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3-氨基苯乙酮、醋酸及乙酸酐的摩尔比为(1.2~1.4)∶(2.25~2.42)∶(1.32~1.42);
所述3-(N-乙酰基)氨基苯乙酮与碘乙烷的摩尔比为(1.13~1.19)∶(2.31~2.38);
所述3-(N-乙基-N-乙酰氨基)苯乙酮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缩醛的摩尔比为(1.17~1.22)∶(1.6~1.8);
所述N-[3-(3-二甲胺基-1-氧-2-丙烯基-苯基)]-N-乙基乙酰胺与3-氨基吡唑-4-腈的摩尔比为(0.81~0.83)∶(0.69~0.7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精制为将扎来普隆粗品溶解于90~95%的乙醇溶液中,加热至70~80℃保温20~40min后过滤,滤液降温至0~2℃析晶,干燥,得扎来普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扎来普隆溶解于乙醇溶液后,先向乙醇溶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再过滤。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未经蚌埠丰原涂山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10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