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救生舱及用于构造所述救生舱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61190.3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6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约翰·J·小赖因曼;安东尼·法鲁西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特拉塔产品全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章蕾 |
地址: | 美国佐***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受 外部环境 影响 救生 用于 构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以压缩状态输送到所要位置且接着扩展为延伸状态并附接在一起以形成其中保护使用者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气密室的模块的救生舱。(如本文中所使用,对“本发明”或“发明”的提及涉及示范性实施例且未必涉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涵盖的每个实施例。)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以压缩状态输送到所要位置且接着扩展为延伸状态并附接在一起以形成其中保护使用者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气密室的模块的救生舱,其中所述模块包含:内前部模块,其具有气锁;外前部模块,其滑动地附接到所述内前部模块且在所述内前部模块上于压缩状态与延伸状态之间滑动;及内后部模块;及外后部模块,其滑动地附接到所述内后部模块且在所述内后部模块上于压缩状态与延伸状态之间滑动。
背景技术
此章节既定为读者介绍可与本发明的各种方面相关的技术的各种方面。以下论述既定提供促进对本发明的更佳理解的信息。因此,应理解,以下论述中的陈述应理解为就此而论且不应理解为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在许多矿井中,从主矿内工作区的入口及出口是经由竖井。这些竖井装配有允许将人及设备输送进出的钢罩。所述罩通过钢缆连接且由大绕线机(用以上下卷绕缆索的大转轮)控制。
然而,在门式采矿中,可顺着斜坡将运载工具向下驱动到工作区。竖井矿井对大小及重量具有严格限制。大多数竖井矿井罩的大小小于2米×2米×2米;因此,将大物件放置在地下的能力变得非常困难。
本发明解决大部件组合件及在这些受限空间矿井中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以保护使用者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救生舱。所述救生舱包括具有气锁的内前部模块。所述救生舱包括滑动地附接到所述内前部模块的外前部模块。所述外前部模块在所述内前部模块上于其中所述外前部模块基本上包封所述内前部模块的压缩状态与其中所述内前部模块从所述外前部模块延伸且在所述内前部模块与所述外前部模块之间存在气密密封件的延伸状态之间滑动。所述外前部模块具有前部附接部分。所述救生舱包括内后部模块。所述救生舱包括滑动地附接到所述内后部模块的外后部模块。所述外后部模块在所述内后部模块上于其中所述外后部模块基本上包封所述内后部模块的压缩状态与其中所述内后部模块从所述外后部模块延伸且在所述内后部模块与所述外后部模块之间存在气密密封件的延伸状态之间滑动。所述外后部模块具有后部附接部分,所述外后部模块经由所述后部附接部分附接到所述外前部模块的所述前部附接部分。当所述外前部模块与所述内前部模块处于所述延伸状态中且所述外后部模块与所述内后部模块处于所述延伸状态中且所述外前部模块与外后部模块附接时,其形成其中保护使用者免受所述外部环境影响的气密室。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构造用以保护使用者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救生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具有气锁的内前部模块从滑动地附接到所述内前部模块的外前部模块自其中所述外前部模块基本上包封所述内前部模块的压缩状态延伸到其中所述内前部模块从所述外前部模块延伸且在所述内前部模块与所述外前部模块之间存在气密密封件的延伸状态。所述外前部模块在所述内前部模块上于压缩状态与延伸状态之间滑动。所述外前部模块具有前部附接部分。存在以下步骤:使内后部模块从滑动地附接到所述内后部模块的外后部模块自其中所述外后部模块基本上包封所述内前部模块的压缩状态延伸到其中所述内后部模块从所述外后部模块延伸且在所述内后部模块与所述外后部模块之间存在气密密封件的延伸状态。所述外后部模块在所述内后部模块上于压缩状态与延伸状态之间滑动。所述外前部模块具有后部附接部分;及经由所述外前部模块的所述附接部分及所述外后部模块的所述附接部分将所述外前部模块附接到所述外后部模块以形成其中保护使用者免受所述外部环境影响的气密室。所述外前部模块具有后部附接部分。存在以下步骤:经由所述外前部模块的所述附接部分及所述外后部模块的所述附接部分将所述外前部模块附接到所述外后部模块以形成其中保护使用者免受所述外部环境影响的气密室。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图解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实践本发明的优选方法,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救生舱的透视图,其中其前部、中心及后部模块未附接。
图2是处于压缩状态中的外及内前部模块的前部透视图。
图3是处于压缩状态中的外及内前部模块的后部透视图。
图4a是处于延伸状态中的外及内前部模块的前部透视图。
图4b是内前部凸缘通过托架与前部附接部分的附接的详细视图。
图5是处于延伸状态中的外及内前部模块的后部透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特拉塔产品全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斯特拉塔产品全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1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纳米磷化铟荧光探针的镉离子检测方法
- 下一篇:退焊锡废液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