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捕蝇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61684.1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1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关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迅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15021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蝇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捕蝇器。
背景技术
目前,捕蝇方式有多种。比如采取粘蝇纸,苍蝇、蚊子被粘在粘蝇纸上实现捕杀,其缺陷在于:极不卫生。比如采取喷杀虫剂,通过化学药物捕杀苍蝇、蚊子,其缺陷在于:污染环境,对人体有害。比如应用苍蝇拍,缺陷在于捕杀效率极低。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捕蝇器,它具有捕杀效率高、无污染,而且较为卫生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扑蝇器包括纱网制作的容腔,该容腔上部封闭,下部向内部凸起形成倒漏斗状的底凸部,且该底凸部的顶端设有漏斗口,容腔的下部设有诱食盘。
所述容腔的上部通过纱网制作的顶盖实现封闭。
本发明的优点是:捕杀苍蝇、蚊子效率高、无污染,而且较为卫生。本发明的捕蝇器应用了苍蝇、蚊子等害虫在受惊后会向上飞的特性。当苍蝇、蚊子落至容腔下部的开口处,一旦受到惊吓,则向上飞,从而从漏斗状的底凸部的漏斗口进入上端封闭的容腔内,不能再次飞出,从而对苍蝇、蚊子进行了捕杀。这样,该捕蝇器可以批量捕杀苍蝇、蚊子,效率较高。且无需使用任何化学药物,不会污染环境。而被捕杀的苍蝇、蚊子掉落在容腔内,不会裸露在外,较为卫生。诱食盘的设置增加了捕蝇器捕杀的效率,顶盖的设置,可以定期清理容腔内被捕杀的苍蝇、蚊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腔,11、底凸部,111、漏斗口;2、诱食盘;3、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见图1所示:捕蝇器,包括纱网制作的容腔1。显然,该容腔1可以是圆柱空腔状。容腔1上部封闭,下部向内部凸起形成倒漏斗状的底凸部11,且该底凸部11的顶端设有漏斗口111。容腔1的下部设有诱食盘2。容腔1的上部通过纱网制作的顶盖3实现封闭。
本发明的原理:苍蝇、蚊子受到诱食盘2中食物的诱惑,聚集至容腔1的下部。一旦受惊,苍蝇、蚊子向上飞,经漏斗口111飞至容腔1内部,很难再飞出来,从而被捕杀。当容腔1内被捕杀的苍蝇、蚊子数量较多以后,打开顶盖3,将被捕杀的苍蝇、蚊子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迅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迅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16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